桂浩明:抑制高价发行 恢复市场理性
□申万研究所 桂浩明
随着中国中冶、招商证券、中国化学、正泰电器、星辉车模、台基股份等多只新股破发,特别是中国西电上周四上市首日即告破发,人们不由得开始反思现行的新股发行机制,最近有关方面还专门为此举行了研讨会。如何抑制新股的高价发行,恢复一级市场的理性,也就成为当前大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看到了IPO市场化原则弊端
去年5月份,经过反复论证的“IPO新政”推出,依据此办法发行新股已经半年多了。这个“IPO新政”取消了管理层新股发行价格制定过程中的“窗口指导”,强调了市场化定价的原则,并且要求参与询价的机构投资者必须根据所报的询价同时进行申购。应该说,“IPO新政”对于避免部分机构的“人情报价”以及利用询价与实际申购价之间的价差谋取不正当利益等方面,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在这一体系中高价申购是确保参与询价的机构成功申购到新股的前提,同时对于发行人以及承销商来说,也有着强烈的推高新股发行价的冲动,这就导致了新股发行价的不断攀升,同时也使得新股发行中超募现象日趋严重,而这些显然是不利于市场稳定的,并且也是导致近期新股频繁破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高价发行暴露机构的非理性
现在,一级市场失去了理性,成为产生泡沫的源头。去年以来,新股在主板市场的发行市盈率普遍在40倍以上,在创业板市场上更是高达80倍,有的甚至超过了百倍。而同期沪市的平均市盈率不过20多倍,深市也就40来倍。奇高的一级市场发行市盈率,埋下了新股上市以后跌破发行价的祸根。道理很简单,一级市场是依附于二级市场的,因此在本质上一级市场价格是要向二级市场价格靠拢的。过去,以行政手段将一级市场的发行市盈率定在比较低的水平上,这就自然引发了新股上市后股价暴涨,产生暴利。现在,则一级市场的市盈率却又超过了二级市场,显然这是走上了另外一个极端,其弊端正是大家现在所看到的。
也许有人会说,新股高价发行是通过向机构投资者询价产生的,是市场化的产物,因此即便不合理,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此番话在表面来看有一定道理,但反过来说,这不正好暴露了机构在询价过程中的非理性吗?
非理性行为代价不菲
事实上,去年“IPO新政”实施以后,新股发行价偏高的问题就一直为市场所诟病,但之所以会在较长时期存在,并且有越演越烈之势,很大原因是:一方面和二级市场仍然有着“逢新必炒”的习气相关,另外一方面则是参与询价的机构等从一己私利出发人为抬高发行价的问题有关。机构非理性地询价报价,实际上是在违反市场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对个体利益的畸形追求。无疑,这种追求使得一级市场失去了理性,不断制造着泡沫,成为影响市场稳定的负面因素。而市场最终又总是公正的,这种违背市场规律所进行的高价发行,终究不能持久,在新股的不断破发中,那些参与询价的机构实际上成为最大的损失者,它们在为自己的不理性行为付出代价。
应尽快抑制新股高价发行
在最近有关新股发行制度的研讨会上,有关方面也提出了机构应该理性报价的问题。应该说,这方面的问题大家都已经看得很清楚了,关键是如何具体落实了。自去年12月以来沪深股市全面下跌,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新股的快节奏高价发行难辞其咎。因此,怎样尽快地抑制新股高价发行,以恢复一级市场的理性,防范大量泡沫在此滋生,无疑是当前各界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否则,不但一级市场会被搞乱,二级市场也将陷入更大的困局。
相关专题:新股发行制度再改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