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券商投行:新股“双高”是因为流动性过于充足

2010年02月04日 01:29
来源:证券日报

0人参与0条评论

龚寒汀认为,新股“破发”可以说是一件好事,它打破了以往新股不败的神话

□ 本报记者 于德良

去年IPO重启以来,从招商证券率先“破发”,到中国西电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再到创业板首只“破发行股星辉车模加入“破发家族”,市场人士对新股高发行价、高市盈率背后的询价、承销机构都颇有微词,认为目前的新股发行动辄出现四五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市盈率,反映出机构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没有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因此,实行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机构询价环节必须改革。

在日前举办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研讨会上,针对部分机构以盈利目的、抬高报价的行为,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指出,询价机构在发行定价这个环节不能唯利是图,要担负起对定价、对市场、对小投资人正面引导的重任。

平安证券投资银行事业部董事总经理龚寒汀对《证券日报》记者说:“新股高定价、高市盈率发行,主要原因是市场上流动性资金太多,但缺乏好的、多样化的投资渠道。此外,询价机制规定了‘价高者优先获配’、‘同比例配售’等原则,会使得一些机构为了获取入围新股配售的资格,询价时竞相报高价,并最终以发行价格认购其所获配的数额。这样做从道理上讲是没错的。而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依靠行政的干预,还是应该采取市场化的方式。

龚寒汀认为,新股“破发”可以说是一件好事,它打破了以往新股不败的神话。特别是中国西电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无论是对机构还是对个人投资者都是实实在在的信号,市场将会反向促使询价机构的报价行为更为谨慎合理,同时对“打新族”也起到了警示作用。

按照现行新股发行制度规定,询价报价低者可能失去参与网下配售的机会,报高价者,相反却可以参与配售。而报高价者无需为高报价承担风险。因此在这种询价机制下,新股发行价自然是越询越高。

知名财经评论员皮海洲就此认为建议,具体的询价方法可以稍作改革,譬如,将询价机构的询价报价作为该机构网下配售的认购价。

也有业内人士建议,改变现行等级累计承销费用计费方式,如超募资金部分不再计入承销费用;加强对机构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增加其违规成本;对出高价者延长禁售期、限定最低的网下申购有效百分比,通过微调发行机制而非直接的行政干预手段,完成市场化定价操作;等等。

实际上本周二申购的三五互联鼎龙股份中青宝欧比特四家创业板公司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为74.7倍,较之前已明显降低。分析人士认为,可能与近期新股频频“破发”、机构出价谨慎有一定关系。

“归根结底,机构的询价行为应该让市场化来解决。”龚寒汀认为,可以考虑扩大询价机构的范围,比如基石投资者、私募基金等,这样一来,样本增加了,覆盖面广了,新股定价会更趋合理。还有,可以考虑放开定价权的基础上,适度放开配售权。

总之,通过对现行询价制度的完善,强化各市场参与主体的责任,将使得我国发行机制更适合证券市场发展,进而实现新股市场化定价。

[责任编辑:liliang]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新股发行制度再改革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