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发展体育产业意见获国务院审批 体育产业贡献率仅为美1/16

2010年02月25日 02:30
来源:国际金融报

0人参与0条评论

继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旅游业发展指导意见等出台后,体育产业也有望迎来“曙光”。记者获悉,《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意见》日前已通过国务院审批,进入最后修改阶段,近期有望公布。据了解,作为国家层面首次出台的体育产业政策,体育赛事活动等将成为政策扶持的关键。

GDP贡献率仅0.7%

体育,本是群体游戏,但在企业家眼里,体育产业就是不停歇的“露天金矿”

据了解,在国内体育产业中,球类赛事最有潜力,也包括一些俱乐部竞技运动等。而这也是此次政策的重点关注对象。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何文义表示,足球、篮球、网球、高尔夫球等发展前景都不错。“球类赛事培育起来后,不仅自身受益很大,明星运动员的经济价值,以及对带动城市旅游、商业等所形成的产业规模也很可观。

然而,当前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与世界体育产业超级巨人相比,中国体育产业还处于胚胎期。据悉,美国体育产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率占11%,我国体育产业的贡献率却只有0.7%,仅为美国贡献率的1/16。

不少专家都指出,中外体育产业差距巨大,美国的体育产业,如NBA、棒球等能独挡一面,而中国的乒乓球、武术等更多是以民间娱乐形态存在,产业化几乎为零。

金牌多不是产业化高

如今,提升体育产业在GDP中的比例是很多地方政府的想法,的确,体育产业中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例调整也逐渐被关注。

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上海市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张晖明表示,产业之间的互动联系不紧密等问题,直接困扰着体育产业的发展。

“在中国,比赛的审批、管理,都掌握在体育行政部门手中。不改革这种管理体制,体育竞技资源很难释放到市场上,社会资本进不来,资源优势就不能转化为产业优势。”他说,虽然体育产业总体上属于第三产业,但其中“制造业”的比重过大,“服务业”比重过小,依然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有人说,中国体育与世界体育强国的最大差距不是奥运金牌的多少,而是产业化的水平。没有产业化的支撑,我国体育产业将因缺乏经济动力而走入死胡同。

为此,有关专家认为,中国体育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可以在三方面进行,一是体育用品生产,二是大众健身服务业,三是体育比赛的观赏性。这三方面可以做成模块,形成产业互动,来支持体育产业链的循环发展。

体育产业无明确界定

近日,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受委托进行一个关于《体育产业信心指数》的调研,他透露,调研将从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和发展前景两方面入手,对这一经济增长的新热点作总体的市场评估。

事实上,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旅游、建筑、通信、新闻出版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但由于与其他产业部门的渗透性和交叉性较深,我国体育产业至今没有明确界定。

上海商学院管理学院教授彭理正指出,体育营销的范围比较广泛,除了体育本体产业,为体育配套和服务的服装、体育传媒、图书等相关产业,是否应界定为体育产业尚无定论。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体育产业 体育 贡献率 中国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体育产业振兴规划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