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政协医卫界讨论“拖堂” 新医改定焦基层(2)

2010年03月04日 23:3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叶枫

0人参与0条评论

核心提示: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指出,新医改一定要将基层医改工作作为重点。卫生部部长陈竺则表示,新医改中建立的医疗费用补偿机制要对新农合加大补偿幅度。

记者调查了解到,2009年,已经有很多“医改”的先行省份将基层医改工作作为重点。河南省2010年将投资140多亿元用于基层医疗资源建设,河北也将实施新的基层医疗设施体系工作。

补贴难以成就公立医院改革

医院是“新医改”工作的焦点。

3月4日下午,几十名医院院长身份的政协委员们,面对记者的采访,多数讳莫如深。

他们心里都有“一本账”。以三甲医院为首的医院院长们,将面临“理事会”等新的决策机构的分权。而将来在一个医院里面,建立了健全的法人治理机构以后,院长和法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陈竺对本报记者表示,新的医改工作里面,希望以“理事会”的方式来建立一个科学的决策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长王旭东对本报记者说,目前公立医院的院长都是“组织”任命的,而党委书记更是一个现存的职务。建立“理事会”制度后如何解决院长的任命和产生将是一个问题。

王旭东认为,新的医改工作当中,如何对现有的医院利益进行平衡是个大难题。

10年前,一个三甲公立医院从财政获得的2000万元的补贴已然不少,当时这样的医院一年收入才4000万元。10年过去了,财政最多给每家三甲医院的补贴提高一倍,达到4000万元。那么补贴全国2000多家三甲医院,国家财政是否能拿出那么大一笔钱?

更重要的是,先行的医疗体制下,市场机制已经将三甲医院等聚集高端医疗资源的医院“养得很肥”。北京一家普通的三甲医院,每年经营收入可以达到10亿元之多。

在二三线城市,三甲医院更是稀缺的医疗资源。王旭东表示,省会城市的一些三甲医院,每年营业收入甚至高达13亿-14亿元。

三甲医院每年收入10多亿,相比之下,政府财政补贴每年2亿-3亿元,就能够彻底将这样的医院变为“公立医院”吗?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副院长王建业用医院以外的另一种经济圈来说明打破现行的医疗体制和利益链的难度。

以护理费为例,医改方案中要求,医院陪护需要达到80%。按照现在发改委制定的价格,医院护士每小时陪护只有6-8元/天,而北京护工市场上,一般的医院陪护人员就要80元/ 天。

如果硬性减少社会陪护,而强力推行医院陪护的比例,最终会导致医院推行陪护制度动力不足,最终是患者享受服务质量下降。

王建业认为,医院改革的难点在于政府财政投入的多少,面对现在医院那么大的市场份额,如何打破这种体制,是个大问题。

王旭东建议说,如果全部是财政投资来做公立医院,最终可能是制度的倒退,未必是最终的解决方案。他说,应该从运营体制上想办法,比如以加强医保和商业保险的投入,来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到医改工作当中。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医改 医院 新农 基层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