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胡安东:私企为什么不如30年前那么有锐气

2010年03月05日 05:57
来源:新快报

0人参与0条评论

3月2日,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赵启正表示,改革开放30年来,私企总利润增加17.4%,增幅超过国企。从这组数据看,私企无疑独立完成了一个新的生产力飞跃,如果从体制机制创新层面看,更是市场经济的一场大胜利。

但事实果真如此?从几位有全国政协委员身份的私企业主在两会期间的表现看,他们的意识之僵化,比国企负责人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开发商茅永红委员在回应高房价时,不仅为自己开脱,还认为地方政府“很穷”,因此要理解他们的苦衷。一路靠大排档艰难起家的严琦委员更是希望政府出面取缔社会网吧,其激进程度让人想起了“极左”思潮的潜回。

本次两会上许多私企业主的习惯思维,让人们对他们的“附庸性”和没有独立人格表示深深的担忧。私企帮政府说话没什么错,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也属正常。错在他们失去了维护市场经济和公平规则的勇气,忘掉了当年他们为市场打拼时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当他们作为既得利益者时,他们的表现更像是一个在公共场合的应声虫。

私企的锐气为什么不如30年前?他们的言行为什么得不到公众的呼应?除了受大环境影响之外,一个原因是他们的翅膀日益被磨平,被折断。与其说今天的私企是在从地方政府的拿地中频频获利,与其说他们是在与利益集团的勾兑中得到好处,不如说私企正在用一种“混合动力”去发动自己的擦边球经济。君不见,如今的私企,不仅是在组织架构上与权力接轨,就是在个人的排场上,也与过去私企的奋发向上相去甚远。他们的奢靡并不见得比那些违纪违法的国企老板逊色多少。

私企锐气的不断消弭,对市场经济嗅觉的迟钝,更表现在他们在寻找政策空间过程中的“炒”和投机行为,而哪里有政策、哪里有权力就往哪里去的思想,已让他们更多地失去对实体经济的耐心。一些富二代更是对市场经济一无所知,利用政策的愿望却比国企还要强烈。否则就很难解释,一个陕西府谷县政府一声令下,一些私企业主一下子就掏出了12.8亿元捐款。

请别说那些公益性质的事情都是政府逼捐的。实际上,私企本身就需要这样的“红帽子”来取得更多利益。从长远发展看,私企业主要想得到社会的更多尊重,除了要更多参与社会活动外,关键还应该在文化层面提升自己,并具有挑战那种潜规则的大无畏精神,而非与一些精神污染同流合污。否则私企虽然能得到满意的利润,却容易失去社会的尊重。

30年前,年广久、步鑫生等私企业主,既是市场经济的先驱,更是社会和制度改革的明星,他们在冒险中生存的勇气和精神,至今都值得人们钦佩。 (摘自《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wangft] 标签:胡安东 私企 锐气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