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热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10年03月07日 19:57
来源:新华网 作者:赵承、刘健、刘铮、王飞

0人参与0条评论

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赵承、刘健、刘铮、王飞) 三月的北京,萌动着严冬之后的春意。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中国,正孕育着一场新的深刻变革。 三月

两会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上指出,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两会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主题。在审议中统一思想,在讨论中凝聚力量,中国奏响了以新的发展方式迈向未来的时代乐章。

国际金融危机像一面镜子,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站在了新的历史关节点上

历史总是以危机的方式,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

浙江绍兴富润集团董事长赵林中代表的话形象生动:“浙江能制造服装,但有的服装不如一些品牌服装的纽扣值钱;浙江能制造眼镜,可有的产品不如人家一个眼镜盒值钱。有的企业生产100双袜子才挣1美元。这样的发展没有希望。”

代表委员指出,对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几年前就有认识,今天更有切肤之痛。

“爬上一座山可能需要10年,从山上掉下来也许只需10秒。”涂建华代表的话透着深深的忧患。危机冲击之下,成千上万家缺少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很快沉没,大批工人失去工作。经济发展难以持续,还危及社会稳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长期累积的结果。只不过,借助危机这面镜子,清晰照出了我们业已存在的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是命运攸关的重要抉择。

高油价、高煤价、高运价……国际能源价格涨声一片。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庆育代表说:“低成本能源要素,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代价沉重。近几年,我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近2亿吨,已成为世界上能源消耗第二大国。国内生产要素正在发生着从‘低价时代’走向‘高价时代’的剧变。”

环顾全球,已非昨日的世界。日益增加的外部压力,也让我们不得不走上转型之路。

在全球聚焦气候变化问题之时,美国、法国先后提出以征收“碳关税”方式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张。欧盟委员会发言人3月4日说,将很快建议在欧盟范围内对一些化石燃料的使用征收碳排放税。

“更需要清醒的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大调整、大变革。”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说。

美国的战略意图非常明确:要推动未来经济复苏,不可能选择以金融业为主体的危机产业,而打造绿色能源新兴产业集群、拉动美国经济再次崛起,正是最佳选择。

日本未来10年经济增长战略的6个重点领域中,环境与能源、医疗及护理、科学技术赫然其中。德国政府着眼长远,将绿色经济作为摆脱经济危机的出路。

“一场新的竞赛已经打响。这决定着国家的未来。”胡鞍钢说:“其本质就是发展模式的转型竞争,谁能先行一步,就是争取更为主动的机会,占据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中国又一次来到新的历史节点上。是“闯红灯”盲行,还是加快转型走上科学发展之路,是事关中国未来命运的重要抉择。

这是一场关系到现代化全局的深刻变革,经济转型箭在弦上,社会转型迫在眉睫

河南省济源市市长赵素萍代表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国际金融危机到来时,济源市的济钢陷入困顿。在最难熬的时候,他们一天往市里跑几趟打报告,要让800名工人放假回家。而恰在此时,一揽子计划推出,企业又恢复了生产,工人也不用放假了。

日子好过些了,是安于现状、还是危中求变?当时一些人认为,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发展,对建筑用钢的需求大,没有必要投资搞产业升级。但经过讨论,在政府支持下,企业还是投入5.5亿元,上了一条生产高强度机械用钢的生产线。去年,这家企业主营收入下降了12%,利润却增长了21.3%。

“我们悟出了转变的方向:只有提升产业层次,向高端发展才有希望。”赵素萍代表说。

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需求结构转型,要由投资主导转为消费主导;产业结构转型,由工业主导嬗变为服务业主导;工业结构转型,由重工业主导变为新兴战略产业主导;投入结构转型,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外贸结构转型,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胡鞍钢一连道出了几个他所理解的“转变,方向。

而这种转变,正是超越的良机。在新一轮大调整中,无论是先发或是后发,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参与者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国内竞争如此,国际竞争也是如此。

正如中信重工机械公司总经理任沁新代表提出的“云层理论”:海拔高度超过云层,在人们眼中不过几座山峰而已,你只要紧盯这几座山峰,形成云层之上的竞争优势,就会永远位居全球市场竞争第一方阵。

转变的深刻性,不仅体现在经济转型上。社会转型成功,可能需要付出更艰苦的努力。

“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这些困扰中国发展多年的问题现在依然突出。“蜗居”蚁族”这些新兴的网络“民生热词”背后,反映了人民对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弱势群体关爱、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期盼。

如何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让农民工向市民转变,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如何在消除贫困人口,降低低收入人口比重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实现社会收入结构的转型;如何消除歧视,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些问题在两会审议讨论中,随处可以听到。社会的转型正进一步酝酿。

转变呼唤改革,改革加快转变,中国将迎来更加充满希望的明天

今年1月,德国《柏林日报》刊文提出,中国是一个正在接受考验的“超级大国”。

中国并非超级大国,但中国的改革确实经受着新的考验。最大的考验就是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从依赖投资出口转向依靠扩大内需。

在代表委员的记忆中,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九五”计划的建议中,就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提了出来。

2007年党的十七大上,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涵盖了更为广泛的内容。转变初见成效,但并非尽如人意。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说得很实在:既然考核干部那么看重GDP,那么地方政府怎么会不大上项目、大干投资呢?既然我们的资源价格定得那么便宜,企业为什么不扩大生产和出口呢?既然收入不高、医疗教育开销那么高,群众怎么敢放手消费呢?不少地方沿用这样的模式发展30多年了,已经习以为常。

多年研究中国改革的迟福林委员,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第二次改革》。在两会上他呼吁最多的也是第二次改革,即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第二次改革,包括经济、社会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改革。

迟福林委员说,从改革开放之初开始,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是第一次转型、第一次改革,目的是打破旧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第二次转型、第二次改革,就是继续坚持市场化方向,建立一个公平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几项经济领域重大改革,无不是围绕着经济转型这一重大主题。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教育改革、医疗改革……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社会领域改革,体现着公平与正义,顺应社会转型要求。

更为重要的是政府转型。两会代表委员普遍认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着重解决政府职能转变问题。

“以政府转型为主要内容的行政体制改革,越来越突出。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职能,应该由主要搞经济建设转向提供公共服务公共治理。”迟福林委员说。

转变,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但要从脚下起步。2010年,“十一五”规划全面实现之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调奏响。

转变,立足当前,更放眼未来。“十二五”规划正在酝酿当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的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充满希望的明天。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