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许家印:企业应推进慈善事业发展
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9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恒大地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委员作为中国企业界唯一代表,在大会作题为《激发企业参与热情,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大会发言。
近年来,中国慈善事业不断发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社会慈善捐助,已有近亿人从中受益。但是,我国慈善需求规模巨大,每年需救助人数在1.5亿人以上。如果说慈善这口井有百米深,我们才挖了三五米。多年来,我们总结自身及其他企业在慈善救助过程中的事例,认为激发企业普遍的参与热情、推进慈善事业进一步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企业参与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整体环境有待改善
目前,中国企业数千万家,有过捐赠记录的仅几十万家,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企业没有慈善行为。而部分热心慈善事业的企业先行者遭到“奉旨化缘”,受到行政劝募等方面的压力,直接影响了再次捐助的热情。
2.政策法规和激励措施有待完善
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政策法规的保障和推动。目前,我国慈善事业存在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且没有完善的激励措施等问题。部分慈善机构在组织架构、规章制度等方面也存在欠缺,影响了公信度和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3.参与方式单一,效果评估较弱
中国慈善发展报告显示,2009年上半年我国各类企业捐赠54.57亿元,占境内捐出款物总额的60.3%,但参与形式单一,以财物捐赠为主,资金、技术、产品和设备、知识、技能等其他国外常见的捐助方式较少,且对效果评估的企业仅占11%。
二、进一步促进企业参与慈善事业的建议
1.一个中心,营造健康慈善文化
慈善不是金钱,是心灵的呼唤,是人类的高尚文化。现阶段应不断优化社会环境,保证企业捐款的自主性,加强慈善宣传力度,形成健康、良好的慈善文化氛围,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慈善事业。
2.双重突破,构建完善法律体系
慈善事业发展需要有相应的法律和制度的突破。一方面,必须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规,如已经实施的《公益事业捐赠法》应进一步明确受赠主体、捐赠主体的资格和义务,明确指定募捐活动的主管部门等,以增强实际操作性。另一方面,希望尽快通过《慈善事业法》并颁布实施,明确慈善组织的性质、使命及其管理、运行的基本准则,明确政府监督部门与社会慈善组织的关系等,为企业投身慈善事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3.三箭齐发,优化捐赠激励机制
慈善事业是无偿的,但如果能让捐赠者善有善报,必将增强企业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我们认为,重要的是建立慈善捐赠激励渗透其中的税收系统。具体措施有三:一是实行普惠制,向任一合法慈善组织捐赠都可以享受税收优惠,从总体上增加捐赠数额。二是建立方便、快捷、易操作的免税程序。三是考虑开征遗产税、赠予税,提高奢侈品的税幅,引导富有企业家把部分资金投入社会公益事业。
4.四轮驱动,加强捐赠监督管理
汶川地震发生后,一家企业绕过慈善机构直接向灾民发放现金,引发我们的反思。如何加强对慈善机构的监督管理,建议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健全完善外部监督机制。包括业务主管部门指导、监督慈善机构依法和按章程开展活动,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依法进行行政监督,社会舆论、民间评估机构及公民个人监督等。
二是要在慈善机构内部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建立约束内部成员的标准、规则等,由高层次专业人员管理,特别是资助的申请、拨付及运营费用的预算、核销都应有严格的程序。
三是要建立强制性信息披露机制。整个过程做到六个公开:公开捐赠数目、公开捐款细项、公开捐赠对象、公开救助过程、公开救助金额、公开救助结果。
相关专题:2010年全国两会财经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http://y0.ifengimg.com/detail/img/sin.jpg)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