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战略的时代抉择
编后语:
从3月3日起,本报在“两会一年间”专栏,分别就“中国成就”、“美国因素”、“民生五重奏”、“宏观经济走向”、“上海世博会”、“房地产”和“区域经济”等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进行了探讨,引起读者和两会代表委员的强烈反响。本专栏虽已刊发完毕,但这些话题却是一定时期内关乎中国经济发展的显性话题,我们在今后的报道中还会陆续刊发与之相关的新动向和新观点。谢谢读者的关注和厚爱,也欢迎继续关注本报。\
低碳风吹两会间
“截至3月2日中午12时,在已提交的360份提案中,低碳经济依然是热门词。”3月2日中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赵启正向报道两会的记者通报了政协提案的有关情况。
据相关媒体粗略统计,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交的与“低碳”有关的议案及提案占总量的10%左右。
对于低碳经济受到如此关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这凸显了国家对低碳经济的重视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之情。
不止于此,日前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明确提出,要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这是调整结构和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要大力开展以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的企业技术改造,积极发展以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为重点的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不仅在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在两会期间也表现出了对低碳经济的关注。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就表示,广东将采取专门措施发展低碳经济。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发改委主任姚木也表示,“江西要用金融危机和环保产业标准,倒逼钢铁企业整合,集中建立优质钢铁基地。我们还将在鄱阳湖区发展航空、生物质能源、太阳能、医药等十大新兴产业,共有209个低碳项目,2012年将形成1.5万亿元的销售收入。
另外,除了会场上,会场外的一些小细节同样也在彰显低碳经济色彩。以碳酸钙为主要原料、摸上去比普通纸张还要柔软舒服的低碳“石头纸”首次现身两会会场;明星委员濮存昕则骑着自行车前往会务组报到;农民代表陈飞日前亲自到北京社区散发菜篮子和环保宣传单……
当然,对小部分时尚达人来说,他们已经开始用“碳”来计算自己的生活方式了。网络上时尚一族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如果你乘坐飞机旅行2000公里,那么你就排放了278千克的二氧化碳;如果你用了100度电,那么你就排放了78.5千克二氧化碳;如果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升汽油,那么你就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
能源策略新选项
一系列行动都在表明,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众,都越来越将低碳经济和低碳思维纳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体系中。那么,我国当前在低碳经济相关的行业发展到底如何呢?
事实上,在宏观目标上,我国政府已经对全世界作出承诺:到2010年,单位GDP能源消耗量减少20%;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15%左右。
其实,国家已经在多方展开努力,如大力发展新能源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林伯强就对记者表示,低碳经济说穿了就是能源政策的选择,即国家用多少能源?选用什么样的能源?在能源结构上怎么安排?
而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日前也对外界表示,今年中国将着重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致力于兑现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作出的承诺。此外,还有消息指出,国家正在研究制定中的扶植政策有《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发展低碳经济指导意见》和核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等。
在具体行业上,我国新能源产业最近几年的迅猛发展也在为低碳经济铺路。就拿风电行业来说,有数据显示,2005年到2009年的4年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由126万千瓦迅速增长到1700万千瓦,成为全球风电发展最快的国家。
另外,毫无疑问的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已成了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可以预见,未来10年中,与低碳相关的产业,将呈现发展态势,而与之相关的产业利益链条将会不断地延伸,低碳经济产业将成我国投资者最热衷的投资领域。
发展不是炒概念
不过,尽管我国新能源、清洁能源发展迅速,但实际上,在我国目前能源使用模式中,传统能源依旧占了很大比重。
全国政协常委郑楚光日前的一番言论也引起了大家的思考。“现在我们提低碳经济还为时过早,因为仍有很多基础性的工作还没有做。我国低碳发展的现状依然是‘战略构思不合理,技术路线不明确’。
对此,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表示,虽然低碳流行,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目前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为低碳而低碳,不结合实际情况,投资存在比较严重的重复建设,比如说,有些新能源技术,大家一哄而上,缺乏战略研究和规划。
“大家都在呼吁要发展低碳经济,可是往往停留在表面,讲究的是素质,而不是技术。”上海弘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赵广齐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我国现在搞的很多所谓低碳产业,其实并不低碳。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崔新生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现出了同样的担忧,“首先就是我国目前技术还不过硬,如煤的无碳化处理、二氧化碳的捕获与封存技术等都不过硬。而由于这些技术需要大量资金,进而产生的就是成本问题和谁来投资的问题,还有就是成本和收益间能否最终达到相对平衡。
“同样,在具体能源组合上,国家相关部门还未作出规划,其中碳交易问题在我国还没有实行强制性措施,尤其二氧化碳排放量较高的都是国有企业,怎样为他们制定减排目标、怎样衔接相关的产业链等,都需要等待措施的出台。”崔新生指出,“在碳基金设立、协调地方政府GDP发展与经济增长模式等同样需要相关部门的思考。
不过,相关统计也显示,有大约90%以上的省市调低了今年GDP的增长目标,不再片面追求高增长,转而更注重经济结构调整。还有一些有实力的国企和民企也纷纷投资挺进低碳产业,以期占据发展的制高点。
技术革新最关键
业界目前比较认同的一个说法是,发展低碳经济是改变我国粗放式经济模式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未来经济增长点的主动选择。然而,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才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能真正实现低碳经济、达到可以持续发展之路呢?
林伯强认为,中国长期内经济结构肯定要改变,而短期强制式改变经济结构则会影响经济增长。“所以,不能把节能减排的希望寄托在短期经济结构调整上。
林伯强指出,中国现阶段经济转型的低碳战略应该是节能为主,发展清洁能源为辅,石油替代保障能源安全。
而上海弘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鸽飞则表示,“低碳实际上是技术创新,而我国现在似乎更多强调素质教育,靠节省来达到低碳消耗的目的,这实际是治标不治本的技术。所以中国要真正实现低碳经济,技术革新是惟一的出路。
针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问题,两会期间也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热议。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在提案中就指出,国家立法部门尽快健全与碳排放相关的法律法规,使环保部门在执法时有法可依,同时提高碳排放源的监测水平,加强碳排放量的监管水平并加大对超额碳排放的惩罚力度,做到执法必严;并且应该建立“低碳评估体系”,把碳排放指标完成情况与各级政府政绩相挂钩,成为今后10年考核各地经济工作的关键指标。
九三学社则在其《关于推广低碳生活提升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议》中指出,政府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消费体,“政府部门应当重视节能,率先垂范,建设低碳型政府。
此外,台盟中央还建议,建立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碳金融制度”,打造出包括银行贷款、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组合而成的碳金融体系。
相关专题:2010年全国两会财经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