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投诉之门在哪里
本期主持人 于舰
你买个鞋,买个彩电,买个车,要是这产品不中用的话,能不能得到赔偿先不说,至少,你能有个投诉的地方,打12315,找消费者协会啊。但是,当你花上几万元钱,或几十万元,买了个高级的,它叫金融产品,如果你不满意了,或者这个产品你感觉到不合格,记住,高级的东西也有不合格的,现实正在证明着这一点,有越来越多的不合格——最明显的表现形式就是给你赔了很多钱,比如有的设计得本来就是零收益的理财产品,还有和你自己炒股亏损幅度差不多的那些基金产品;或者拿了你的钱后,不给你办事儿,比如有的保险产品。
当初,你买它们的时候是想赚钱的,但它赔了,没有达到你购买这款产品的消费目的——你该怎么办呢?想到过找12315吗?12315管银行吗?管保险吗?管基金吗?好像很少有人尝试过。记忆中是一些人实在没办法了,就只能一步到位,毅然决然地举起法律的武器,把卖理财产品的卖家告上法庭。当然,这样的事情比较少,所以到后来差不多都是新闻素材。
在又一个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在有越来越多的人购买理财产品的大背景下,真的是有必要来提一下,如果你买的这个理财产品不合格了,到哪去投诉呢?是不是也该设个专门的机构呢?真有必要!
何时能灭掉那些“百足之虫”?
赵缜言
如今,每年的消费者权益日几乎成为了集体主义的“狂欢”,在一种带有审判式的整体欢愉中,总有那么几个大企业成了倒霉蛋。其中,有人笑有人愁,更有甚者突然死亡,充满戏剧因素是剧目的必要情节。感知到的3·15,总是带有这份演绎色彩,据说不少网站因其打假出色,成为了企业送礼的热门户。
这天,专家、媒体、网友格外一致,仿佛谁不喊几句打倒的口号,谁便没有了仁义的筹码,最好是在谁倒下去时再补上一脚,才是真英雄。
这幕剧中,还有出人意料的结尾。历年的消费者维权,虽有成功者,但一股庞大的力量就像那百足之虫,近僵而不死,而更多的是发展壮大。比如我们所议论的银行莫须有收费问题,无论是媒体的呼吁还是百姓的涌动,似乎都动不了他的奶酪。又如保险理赔难,打了官司才可能获得赔偿。
如果说一开始的3·15民众们还是从解决自身问题或从实际遭遇出发,期待这一天的到来,那么现在的3·15则很有可能沦为了一幕影视剧。更多的是观众,少有亲历者。一些专家们从满足自身正义感出发,来叙说问题。看客们以观阅、泄愤来获得快感,他们知晓绝壁上是没有通道的。一些媒体们则利用瞒报、虚报、不报的方式获得企业的回报,这也是3·15的意义之一。倘若谁真有解决实际矛盾或听取弱势群体的个人诉求,那么就纯属巧合了。
金融产品中也有“三聚氰胺”
徐可奇
现在“三聚氰胺”奶粉被严查人人喊打,其实类似蒙骗消费者的事情在金融产品中照样也有。但是,目前金融产品中的“三聚氰胺”却没得到高度重视,而且处理也轻得多,往往是以“买者负责”的借口让处于弱势一方的客户自己买单,这也太没道理了吧。奶粉中的“三聚氰胺”是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金融产品中的“三聚氰胺”则是让消费者辛苦积攒的血汗钱打水漂了。
这样的情况我就碰到过,虽然损失不大但想起来总让人感到憋屈。有一次我在银行网点被忽悠买了5万元理财产品,当时客户经理说是挂钩港股的。但到期出现零收益后,银行又给出另一番解释说是挂钩港股期权。虽然在产品合同上签过字,但很多消费者和我一样,谁还能费时间去看那烦而厚的合同,客户经理说是挂钩啥就信了,可是谁也没想到它实际挂钩的东西与其所说多了两个字呢。一切只能由银行方面说了算,就算碰上“三聚氰胺”也只能吃哑巴亏。
香港发生雷曼迷你债事件后,代销的银行也被追究责任,负责赔偿客户的相关损失。从这点上来看,金融机构当然要对其销售的“三聚氰胺”负责赔但内地的金融机构基本上都可以“免责”。随着消费者的理财需求不断增加,有关金融产品的投诉也与日俱增。每年都要过3·15,希望有关部门重视起金融产品中的“三聚氰胺”问题,并且落实监管问题。
我一直蠢蠢欲动 只是不知向谁诉说
于舰
还记得股市最火的那年吧,买股票火,买基金也同样的火。记得股市天天上涨的那些日子,一些外企的小白领们,中午在电梯上碰面的问候语“今天看净值了吗”几乎取代了见面就问“吃了吗”。最快活的时候,他们都说,看到基金净值天天往上涨,觉得上不上班好像无所谓了。就因为在电脑前偷着看净值的员工很多,以致在那段时间有很多老板不开心。
以为基金是天天涨的呢!没有投资经验的投资者可以这样认为,可是那些卖基金的基金公司总不会无知到这种程度吧。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它们的宣传语上无不都在说自己的投资标的是多么多么的有前景有成长性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所选的基金经理是多么多么的富有经验好像在其手里的钱没有不升值的。
当初就冲着这些,我也加入浩浩荡荡的购买基金的大军里,而且还是要排队的。我买的那款上投的QDII产品,买的时候还是按比例配售的呢,当时拿到退回来的钱时还为此小小的不开心,可是,当后来它稀里哗啦地下跌时,我是多么的感谢老天让我才按20%的比例买进去啊,要不,我就赔大了。两年多了,它的净值还在腰部稍上位置,我已无语。
但是,一个问题总在心里:我的钱赔了,但是基金经理却还赚着高薪,基金公司还在收着我的管理费,这就非常不开心了。如果你替我赚了钱,我付费,行;可是,你不赚钱,我也付费,付的哪门子费呢?
我一直想找个说法,内心蠢蠢欲动,却不知向谁说去。向谁说呢?
你看,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已经有这样的产品了吗,即使危机的发生率只是微乎其微,但人家也在产品上标出来:小零件可能不牢,或者不适合皮肤直接接触类。其实,基金产品也应该有个标注吧,你的投资收益在一定时间内可能为零,可能为负,或者负到下不封底。
金融服务的毛病不少
张飒
信用卡提供的服务种类日益增多,服务的贴心度却不敢恭维。
本以为开通了便捷的短信通知服务会令每一笔支付尽在“掌”握,却令李小姐天天担惊受怕。“明明我每次只拉了一次卡,却总会收到两条支付信息的通知短信。”李小姐抱怨。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李小姐收到的两条通知短信显示的支付时间并不一致。
明明只拉一次卡,却有两个时间进行消费。难不成是商户偷偷帮我刷了两笔?
在核对银行账单和咨询电话银行客服人员后,李小姐得知,居然“贴心”的短信服务有问题。银行方面的解释是,如果是授权消费的确会收到两条通知短信,并不排除线路故障造成的信息重复发送,“会可能有这种情况发生。”
银行的服务毛病真的不少,周先生忍不住抱怨自己不止一次被某家股份制银行的ATM机吞卡,“钱一张没取出来,第二天还得专程跑一趟取银行卡。都有心理阴影了……”
相关专题:金融理财投诉热点大起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