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公布雪碧汞毒门调查结果 中毒者投毒者双双被拘
最新进展
中毒者投毒者订立攻守同盟被拘
本报讯(记者 孙莹)北京首例“雪碧汞毒门”事件在历时4个月的调查后终于有了调查结论。西城警方昨天发布消息,经初步审查认定,和中毒者马某一起用餐的刘某系水银投放者,而马某隐瞒事实,和刘某订立攻守同盟,两人均被刑事拘留。
2009年11月7日,21岁的北京男青年马某和刘某(女,28岁,本市人)及刘某表妹张某在西城区一餐厅内用餐,马某在饮用的罐装雪碧饮料内发现混杂有水银。
经公安机关缜密侦查,初步认定投放水银系刘某个人所为。马某在明知后仍与刘某订立攻守同盟,隐瞒事实真相。现犯罪嫌疑人刘某、马某等人已被刑事拘留。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在检测没有发现雪碧罐存在密封性问题后,人为投毒就已经在人们的预料之中了,但是目前警方的初步调查结论也给公众留下了猜测的空间:一起就餐的马某和刘某是什么关系,刘某究竟和马某有什么纠葛,要向其饮料中投放水银?马某既然知道刘某给自己下毒,为何不报警或站出来揭发?他出于什么原因包庇刘某的行为?一直被两人掩盖了4个月的事实真相是如何被警方查出?为什么马某并非投毒者也被警方拘留?围绕着这起汞毒门事件的谜似乎更多了。
新闻延伸
通州事件仍在调查中
在首例“雪碧汞毒门”事件发生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北京又发生第二例喝雪碧后汞中毒的事件。今年1月17日,通州一名13岁中学生饮用一听雪碧后,出现汞中毒症状。虽然西城一案已经有了初步结论,但据记者了解,通州汞毒门案仍在调查之中,没有任何新的进展。
雪碧回应
污染物不可能进入生产环节
本报讯(记者杨滨)针对警方关于雪碧汞中毒案系人为投毒的调查结论,北京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今天感谢地方执法机构在解决此案过程中付出的努力。该公司同时表示,警方的调查报告再次证明雪碧中的污染物不可能在生产环节中进入。雪碧的生产有着严格的质量标准控制,消费者可以完全放心雪碧的质量和安全。D044
专家释疑
吞水银中毒说法不成立
汞中毒主要吸收途径是呼吸道经消化道吸收甚微
“水银吞进肚里不会中毒”这种说法往往会招致一片哗然,“你说什么?吃了水银不会有事?不能吧!”今天上午,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郝凤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金属汞中毒的主要吸收途径是呼吸道,金属汞经消化道吸收甚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有人曾一次口服1.5公斤汞,也只是有轻微的尿汞增高,并没有达到急性中毒程度。
在民间,人们对吃了汞可以中毒这种说法深信不疑,但从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郝主任说,他在门诊中经常遇到婴幼儿试体温,不慎将口表咬碎,致使汞进入口腔的情况。此时家长通常都是争分夺秒地怀抱婴儿赶往医院,疾呼救救孩子。“曾经有一位来自芜湖的爸爸,怀抱22个月大的幼儿,辗转数省市来京求医,原因就是孩子试体温时咬碎了体温计,担心汞中毒而四处求医。”郝凤桐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孩子和家人到过许多不同级别的医院,有医生给出了‘汞中毒’的诊断和进京治疗建议。”当郝凤桐面对父子二人进行完必要的问诊体检后,他肯定地说,孩子没有汞中毒。家长当时就急了:“我们跑了这么远的路,花费了这么多的钱,你一句话就没事了?”郝凤桐对家长说,如果不相信医生的判断,可以给孩子做汞含量检测。数日后,当一份低于正常值的汞检测报告出来后,家长默默地接受了郝主任的诊断。
郝凤桐介绍说,金属汞主要以蒸气形式经呼吸道吸收,金属汞及汞蒸气经皮肤吸收甚少,因此金属汞中毒的主要吸收途径是呼吸道。金属汞经消化道吸收甚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针对近期媒体报道的两例患者口服金属汞出现头疼、眩晕等症状,郝凤桐认为属于非特异性的症状。“金属汞不会经过消化道吸收中毒,是经过大量临床研究所得出的结论。”郝主任表示,由于未能获取相关患者详细的相关资料,所以建议从其他方面排除其他化学品中毒的可能,仅就汞而言,通过消化道导致中毒的顾虑,应当是不存在的。
相关专题:雪碧深陷汞中毒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