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族与向下的青春
谁都避不开受教育,受良好的教育是件好事,而教育的社会目的正于此相对应,是要造就于社会有用有益的人。一个人选择受高等教育有多种原因,作为社会分层中的个人,穷人家的孩子上大学,是期待能有一个向上走的青春,一个比父母现状好的未来。
而现实总是大于设想、幻想,现实不能虚构。青年群体成长语境中的“蚁族”向社会传递的是辛酸和无奈,民生语境中的“蚁族”则凸显着这一群体产生的某类根源。据学者调查,“蚁族”中50%以上来自农村,20%来自县级市。也就是说,七成以上的“蚁族”来自农村和县城,来自省会和大城市的“蚁族”不足7%。他们是典型的“贫二代”,很多家庭年收入不超过5万元。(3月22日《中国青年报》)
没有主动的“蚁族”,只有被“蚁族”,被“蚁族”,被窘迫,隐喻的是上下两代人的命运,折射的是社会变迁。父母那一辈艰难了一辈子,现在又轮到子女这一辈了。在现有的社会结构条件下,总体资源的稀缺与需求指向的错位,形成了“蚁族”的生态。就是说,缺少了向上流动的路径,才有了众多“蚁族”向下的青春。“蚁族”就像觅食的蚂蚁一样,为生计忙碌,疲于奔命。他们吃的是倏忽即过的青春饭,没有可靠的生存保证。他们能够积蓄的自身能量极为有限,社会总共也没为他们留下多少可供选择的有效的发展资源,因此,多数人身上的精神标签所显现的除了匮乏就是无望。
“蚁族”是父母与“蚁族”自身痛苦的代名词。多数家庭做出经济方面的牺牲,让子女上大学,是为了受过高等教育后能获得较好的工作、较高的收入,以补偿所做的投入,以补偿受过损伤的心理。但是,这种期待却在两代人身上落空了。他们种下了希望,收获了挫败。当他们对照其他社会群体的价值选择和公平公正理念时,心理上产生的是价值的被剥夺感。
相比于父母一辈,“蚁族”受到的是较高的教育。作为“蚁族”受他们已放低了“身段”,其权益诉求都是一些基本的民生诉求,他们不再是社会骄子,只期望能有平等的工作机会,只期望能有良性的社会流动机制。以这个角度言,从互利出发,如果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其他群体能对“蚁族”施以援手,帮助他们,也就等于帮助了自己,也就等于解决了一个几乎不可解的社会难题,并减弱社会各群体之间的撕裂之声。这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急切等待有心之人以社会公益之名、以社会公平公正之名,认真去做,快些去做,能多做一些就去多做一些。 今 语
相关专题:蚁族:在现实中寻找出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