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房子想说爱你不容易

2010年04月03日 05:10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0人参与0条评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买房结婚”不仅是中国年轻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同样也困扰着世界各国的年轻人

□本报记者 陈听雨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由于收入与房价的客观差距,实力与欲望的巨大悬殊,同龄人不同生存状况的天壤之别,“买房结婚”不仅是中国年轻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同样也困扰着世界各国的年轻人。

居住方式各异

在欧洲一些国家,孩子成年了,有稳定的工作,有的还成了家,但还和父母住在一起,这种现象在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不难觅到。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市中心住房每平米售价6000欧元左右,一套100平米的房子要60万欧元,相当一个年轻人年收入的30多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买房只是个梦。

美国是崇尚自由的国家,但年轻人和父母居住已不足为奇。受金融危机影响, 18岁至29岁的年轻人中约有20%的人没有稳定职业,加之学费上涨,美国80后一代背负的债务比父辈多,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年轻人无力独居。

韩国年轻人结婚后仍住父母家的“袋鼠族”逐年增加。首都首尔有1000多万人口,面积狭小寸土寸金,一套100平米的房子近10亿韩元,这对平均月收入322万韩元的普通家庭无异于天价,一个公务员买一套住宅需要工作15-18年。

除了和父母“蜗居”,发达国家也不乏形形色色的租房人。年轻人选择租房最多的是德国。德国不像其他西方国家把“租房人等同于“贫穷”,政府总理默克尔还在博物馆岛对面租了一套公寓。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表明,有77%的年轻人的家庭是“租房族”。多年来,德国政府对自有房产采用重税手段压缩炒房者利润,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买房消费,相比高额的房产税负,低廉的房租使不少年轻人选择租房。

美国年轻人租房理由很简单。美国大学不要求学生一定住在学校里,校外租房比住校便宜,一些大学生养成了租房习惯,毕业后也不愿回父母家居住。经济不宽裕又想追求自由,年轻人选择几个人合租的情况在美国比比皆是。

日本年轻人租房较普遍。日本的大公司或政府机关一般会为内部职员提供“社员寮”的住宿设施,属集体福利,没有“寮”的年轻人也有自己租房居住的。金融危机以来日本失业率高居不下,一种名为胶囊酒店(Shinjuku)的设施成了一些 “上京族”(来自东京以外)的租住选择。胶囊酒店是上世纪70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的产物,酒店的立体箱比棺材略大,长2米、高1米、宽1米长条形太空舱式设计,人钻进去只能睡卧,被形象地称为“胶囊酒店一些年轻人在胶囊酒店居住长达数周、数月,甚至长期租住。

当然,除了选择租房居住或与父母“蜗居”外,发达国家的一些年轻人(有的已不再年轻)有不少人圆了自己的购房梦。据相关统计,国外城市居民拥有房屋产权比率最高的是英国,为70%,美国68%,欧洲其他国家在30%到50%之间。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调查报告,美国52%的首次购房者年龄超过30岁。美国住房贷款很发达,全美有70%的房屋是贷款购买,其中大约40%是零首付。金融危机爆发后,年轻一代面临失业困扰和还债期延长的窘境,约有10%的年轻人买房时被银行拒贷,“拥有自己的房子”对于80后的一些人来说已经变得“梦难圆”

德国初次购房或建房者的平均年龄高达42岁。有了一定积蓄,超过一半的德国年轻人希望拥有自己的房屋,他们选择自己建房或者购房,政府会按建房者或购房者的收入为其提供相应补贴。

比利时等一些欧洲国家的年轻人,大约在35岁以后才能积蓄起买房贷款的资本(有储蓄才给放贷),日本年轻人艰苦奋斗10年左右基本能攒齐购房的首付。

购房心态不同

2005年以来莫斯科房价涨幅惊人,如今每平米平均已达3600美元,高昂的房价让很多年轻人承担不起。35岁的沙沙10年前在莫斯科不太好的地段买了一间只有9平方米的小房子居住,当时每平米100多美元,现在每平米已经涨到2000多美元,量力而行的选择使沙沙在安居的同时体会到了资产升值的快乐。

都说日本人爱住小房子,其实不是“爱住小是买不起。日本年轻人独立意识较强,结婚后一般不依赖父母,购房更不会向父母要钱。在日本,用父母的资金购房手续繁杂,还要交“赠予税”,年轻人会尽量避免。

美国新一代年轻人生长在经济最繁荣的年代,他们对生活标准期望值很高。据美国在线杂志报道,现年29岁的詹尼菲尔与丈夫买了一套两居室的公寓,但她还是希望能有再大一些的房子再考虑怀孕生子,对生过得好”有过分期待。

完善公共住房制度

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一些发达国家经过多年探索,建立了相对成熟的公共住房制度。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在英国的住宅体系中,公共住房分为三类,一是廉租房,即向低收入居民提供低租金住房。二是折价房,由政府资助建设,以低于市场价格出售给符合条件的家庭。三是共享产权房,购买者购买并享有住宅部分产权,住房协会拥有剩余产权,购房者向住房协会支付剩余产权的租金。目前英国有近70%的居民拥有住房产权,另外30%的居民租房,其中20%从当地政府租赁公有住房、10%租住私人房屋。

德国政府对低收入群体住房有各种补贴和福利政策。按照德国《住宅建设法》规定,“社会住房”专供低收入者租住。德国普遍成立了住宅互助储金信贷社,社内的存贷利率采取长期低存贷固定利率。德国政府根据需要向住宅互助储金信贷社发放无息建房贷款,额度通常占建房费用的60%一70%,贷款期限一般在20年左右,充分体现了住房由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原则。

 新加坡实行“居者有其屋”政策时,土地价格倒过来计算。即先按家庭收入把居民能承受的房屋价格算出来(比如普通家庭4~6年的收入总和),从中扣除建筑成本和房地产商的利润(非暴利),剩下的即是土地价格。政府卖土地、房地产商盖房都没有暴利,这一政策惠及了85%的新加坡居民。

另外,一些国家政府对房产采用高税负政策抑制投资性消费,也是可借鉴的经验。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年轻人 世界各国 全球化 中国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租房族:痛并快乐着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