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80后你着急不着急买房

2010年04月12日 13:16
来源:海口晚报 作者:小木 姚虹 马庆媛

0人参与0条评论

“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连串数字蹦出:房贷6000,吃穿用2500,人情往来600,交通费580,物业管理费340,手机电话费250,还有煤气水电费200……也就是说,从我苏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400,至少!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这些数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这是去年以来热播的电视剧《蜗居》中海萍的台词,该剧播出后,立刻在80后中赢得众多粉丝。

80后看《蜗居》,是因为心有戚戚焉。在这热闹的观剧潮背后,是80后集体面临的残酷现实:时间进入2010年,首批80后奔三,面临成家立业的人生责任,却大部分没钱买房,只能蜗居在出租屋里。“三十难立”,是80后生活的真实写照。本报近日对80后发出了100份调查问卷,试图了解高房价下80后对房子的特殊心态。调查结果显示,结婚压力、孩子压力以及对高房价的恐惧,共同构筑了一座压在80后身上的“房山”

适龄青年结婚,买不起房咋结婚,能不急吗?

“着急啊!”在一家文化公司工作的小凡用三个字来形容80后的购房心态。“眼看着就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了,没有房子就没有归属感。”这位标准的白领说,因此,当男朋友试探性地提出为了稳定关系,一起买房的建议时,小凡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现在,他们已经购买了一套55平方米的二手房,尽管房子小,但他们都很满足。

和小凡一样着急的还有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小夏,尽管1986年生的她在80后中年纪较轻,但房子问题也影响到了她的生活。最近,一名男孩的追求打动了小夏,但要不要接受他,小夏犹豫了。“对我来说,结婚一定要有房子,我不太确定他有没有买得起房子的潜力,我不知道该不该冒这个险?”

首批80后奔三,买不起房咋奔三,能不急吗?

小凡和小夏的苦恼在80后中很有代表性,进入2010年,80后第一拨正式迈入而立之年,谈婚论嫁逐渐成为80后的主要议题。

在记者的调查中,针对“你能接受没有房子就结婚吗”的问题,有51%的受访者表示可以接受,42%的受访者认为不能接受。

不少受访者表示,不能接受的原因是没有房子就没有安全感,“如果没有房子,我不敢结婚。房子很大程度是相当于家,这也是我至今没确定什么时候结婚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媒体工作的小陈说。虽然大部分受访者选择接受租房结婚,但却都向记者表示,这其实是一个无奈的选择。“接受租房结婚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买不起房,除非我发一笔横财,但总不能一直不结婚啊。”就职于一家房地产顾问公司的小蒋说。这得到了不少男性受访者的认同。在电信公司上班的阿培说:“如果要等到有钱买房才结婚,年纪该多大了?尤其是女孩子。再说,年纪太大生孩子也不好。有房子更好,没房子也可以,现实就是这样。

该生孩子了,买不起房咋生孩子,能不急吗?

如果说结婚的压力还能让不少人承受,那么结婚之后面临的孩子问题又让一部分80后不得不硬着头皮加入买房大军的行列。有41%的受访者认为,在没有房子的情况下,自己绝对不会要孩子,32%的受访者表示要看情况才能决定,只有27%的受访者认为在没有房子的情况下也会生孩子。

今年元旦刚刚结婚的李春和丈夫现在还住在出租屋里,她打算奋斗几年能买得起房再生小孩,因为有了自己的教训,她不愿意孩子再受苦,想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更现实的原因是,在城市里,孩子上学跟户口息息相关,如果要想小孩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就必须买房。

在结婚生子的急迫压力下,只涨不跌的房价让80后的房子梦想越走越远,也让不少80后急火攻心。“说起买房,想法是有,但现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没钱。”在一家外企工作的王立青说,他曾经看过两年的房子,一直想等到房价降下来再买,没想到房价越涨越高。“现在真后悔啊,我怀疑我一辈子都买不起房了,每天晚上我都要虔诚地祈祷它崩盘。

相较于王立青的激进,阿培显得冷静得多。“国外的普遍情况是,两个人3-6年的收入就可以买一套房,我认为这是比较合理的。虽然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但我认为,如果工作5年的全部收入能买一套房,我觉得也是可以接受的。

为什么80后买房难?有专家指出,80后生不逢时。70后开始成为购房主力时,房价还普遍较低,加上不少单位有福利分房,70后购房压力并不大。随着1998年福利分房的停止和住房商品化开始,到2005年,全国房价开始飙升,而这个时候,是80后一代有置业需求的开始。到2010年第一拨80后进入而立之年,整个80后一代迎来置业高峰,而中国的房价也已经高到了一个令人难以承受的地步,高房价压迫的主要是80后。

如果租房可以代替买房……

随着房价的高涨,80后对买房难的声音逐渐被放大,在矛盾无法解决的时候,也渐渐出现了一些专家和开发商建议80后租房而不是买房的声音。其中最著名的是王石和任志强的声音。王石建议80后在40岁之前不买房先租房,而任志强则建议,应该把“居者有其屋”的观念转变成“居者有其所”。这种论调曾被不少80后讥为“站着说话不腰疼”:人是感情动物,不能完全用合算不合算这样冷冰冰的概念来计算住房成本,情感也应该算作居住成本的一种。

租房是否真能代替买房?在记者的调查中,有90%的受访者表示曾经租过房,剩下的10%则是未出校门的大学生或有单位住房的公务员、军人。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80后都曾是蜗居一族。在调查中记者发现,80后对买房和租房的看法比较理性,舍租房选买房的原因并不那么简单,多数受访者都赞同年轻人在就业和创业初期应选择租房居住。

在“按目前的房价,您认为租房合算还是买房合算”的问题中,有59%的受访者认为,在目前的高房价下显然是租房更加合算,但也有29%的人表示买房更合算,还有12%的人表示不清楚。

一些受访者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做监理的小唐表示,从经济上来说,租房50年也就花个60万,但买套房子至少要100万,显然租房比较划算。阿培的账则算得更细一些:“我现在租的这套房子80平方米,现在每个月的租金是1000元,一年的租金是1.2万。如果按照海口3月份房子的均价8000元每平方米来算,购买这套房需要64万,按照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所说中国建筑平均寿命30年来算,买房之后我每年的损耗是2万多。虽然不知道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后未来楼市会怎么走,但按照现在的状况来算,还是租房划算。

导致80后宁愿当房奴也不愿意继续租房居住的主因是租住生活的不稳定。“如果租房不被赶来赶去,不需要老搬家,租一辈子房我也觉得无所谓,房乃身外之物,也就70年的寿命而已。”在媒体工作的小张说。但数天前,她的房东就曾撕毁租房协议,导致她不得不打起精神重新找房。不少受访者都反映,由于房价上涨,房租也水涨船高,没有稳定性。加上大部分出租屋难以长租,中介市场又不规范,想要长期租房过日子是不现实的。

在“你觉得租房最难以忍受的问题是什么”调查中,54%的人认为是租金过高,29%的人认为是无法长租。

受访者表示,由于社会上的出租屋大都是私人物业,基本上都没有稳定性可言,无法实现长租。不少受访者认为,如果是政府提供廉租房、公租房或者由政府直接管理和出租的房屋,情况可能会好一点。

“没有一个女人愿意跟男人一辈子租房。”小陈说,“看电视剧《蜗居》,我只记得一个场景:海萍看了很多房子后终于下定决心买了房,成了实实在在的房奴,每天一早起来就有一串数字出现在脑海里。我感觉我的日子也会是那样,年纪一大把了,到了结婚的年龄,也到了生孩子的年龄,没房子,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能在身边,也不跟父母亲近,生活真可怕。

我只想要一份归属感,传统价值观还是正常需求?

在调查中,也有不少受访者提到,中国的80后之所以陷入买房之苦,是因为传统观念没有改变,“人们对房子的要求根深蒂固,总觉得房子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美满。”小唐说。高达61%的受访者认为,买房是为了有归属感。51%的受访者认为,买房是因为房子有保值增值功能(见表6)。

但部分受访者也表达了不同观念,他们认为,与其花大钱买房,还不如干点别的。就职于一家公关公司的李屹则表示,他宁愿先买车也不愿意先买房。如果要买房,他宁愿回老家,也就是湖北的二三线城市。“80后应该转变观念,不一定要做房奴。比如买车可以扩大自己的业务活动范围,社交层面会提升,眼界会不同,我觉得能力、人脉、资源是活的,是第一位的,如果自己的社交圈真正打开了,业务范围拓开了,事业收入高稳了,就可以买房了。”对于房子的增值功能,他嗤之以鼻,“其实所谓保值,是自欺欺人。当经济全面衰退时,就不存在这个功能。

更多的受访者提到目前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北京某旅游公司国外旅游广告”,以此说服自己放弃买房执念:只要半个平方米的价格,日韩新马泰都玩了一圈;一两个平方米的价格,欧美列国也回来了;下一步只好策划去埃及南非这些更为神奇的所在;几年下来,全世界你都玩遍,可能还没花完一个厨房的价钱;但是那时候,说不定你的世界观都已经变了。生活在于经历,而不在于平米;富裕在于感悟,而不在于别墅。

但也有受访者怀疑这种论调有“阴谋”的成分,“居者有其屋本来应该是正当权利,现在舆论总要我们改变传统观念,除了阿Q精神,我觉得这主要是开发商为推卸责任造出来的舆论。”李春说,“既然是传统,为什么只要求80后与传统背向生长呢?吃、穿、住、行都应该是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利。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胡守钧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物质成为国民的核心价值,住宅则是这核心价值中的核心。它能够制造安全感。而在世态混乱的年代,这种安全感就是最高的幸福。”这或许是大部分80后坚持并急着要买房的主要原因。 (记者 姚虹 实习生 马庆媛/文)

不急?!我又不是傻子

小时候起,看书时就有个习惯,喜欢把一些自认为比较有味道的字句勾出来。或是用笔划出若干条道道,或是在笔记本上抄写上若干遍,以便铭记在心。如此这般记住了许多日后用不上的东西,只供拿出来自己品味,高兴之处哑然一笑,偷着乐一下。例如《水浒》林冲风雪山神庙这段有一句“那雪下得正紧”,这一个“紧”字让我揣摩了好多年。这种记字句的情况一直影响到现在看电影、看电视。

数年前,看过一部电视连续剧叫《走向共和》,剧情记得不是太深刻,但里面有两句话却也回味了好多年。三联周刊专栏作家孟静在采访这部戏的女主角、慈禧太后的扮演者吕中时,老太太也对这两句话深有感触,说道戏如人生:一句是慈禧太后面对强敌入侵后无奈解嘲“世事哪有这般顺遂。”吕中认为这“顺遂。两个字如果用成“顺心”就没有什么值得品读的了;另一句是李鸿章在被人威胁时说的一句话,“活着都不怕,还怕死?”当年看到这节的时候,第一感觉他是不是说错话了,仔细一想,才觉回味悠长。是啊,活着就难得“顺遂。”但现在活着或者死着都不容易了。清明刚过,有关生或死的话题争论还犹在耳旁。死不起,动辄数万元才一个盒子大小的地方;活着呢,可能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得替银行“拉长工”还房贷了。能不急嘛。不急?!我又不是傻子。(小木)

[责任编辑:wangdan] 标签:80后 买房 1986年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高房价时代的买房经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