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蜗居或进入胶囊时代 住房保障体系应尽快完善

2010年04月13日 11: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0人参与0条评论

不足两平米的“胶囊单间”,里面只能容得下一张单人床,床头既可当桌子又可当凳子,每个“胶囊单装有防盗门———面积虽小五脏俱全、流行于日本的胶囊旅社,近日却以公寓的形式,出现在北京海淀区六郎庄。7日晚,25岁白领张琪成“胶囊公寓”建成几周后的首位租客。

胶囊住房的横空出世,再次搅动中国百姓“蜗居”的集体意识。“看过之后颇感心酸,中国的住房保障体系应该尽快完善起来,解决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网友评论说。

设计者称“不为赚钱”

78岁的黄日新原是一名高级工程师。他和老伴看到关于唐家岭“蚁族”的新闻,便决定用毕生最后时间,为80后毕业生们做一件好事。他认为可以把日本“胶囊旅社”的模式借鉴过来。

他花了3万元在北京海淀区六郎庄设计并建造了一批“胶囊公寓”,然后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公寓”共有8间,每间不到两平米,外表看起来像是一个铁箱子,里面可躺、可坐、可看电视、上网,简直是“五脏俱全”。这样一个“窝”,每个月租金在200-250元之间。

公寓建成后,他在网上发过租房信息,也贴过小广告。但直到4月7日,8间公寓才迎来第一位租客———25岁白领张琪。黄老在接受采访时说:“建造这样的公寓不为赚钱,只想找到一种解决刚毕业的大学生过渡性住房问题的办法。

“胶囊公寓”抢眼球惹争议

4月8日,北京2010年初级房展会上,78岁的工程师黄日新发明的“胶囊公寓”模型成为展会上的亮点,引来不少参观者的观看和体验。

“胶囊公寓”的出现,引来了各大媒体以及网友的关注。有参观者表示,胶囊公寓”体型”娇小,适合经济不宽裕的毕业生或者流动人口过渡性居住,经济实惠。同时有反对者表示,胶囊公寓面积太小,居住多为不便。有评论说,问题的症结还是中国房价太高,太高!

网友“万象宾客”说,“看过之后颇感心酸,中国的住房保障体系应该尽快完善起来,解决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记者赵洪杰)

(来源:南方日报 )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胶囊 公寓 住房 中国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胶囊公寓里的青春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