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扩张性政策不能反复使用

2010年04月13日 22:1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耿雁冰

0人参与0条评论

3月份及一季度宏观数据将于本周公布。机构预测,今年前三个月GDP最高可达12%,过热、加息的声音和猜测日益密集。

今年一季度的高增长是否可以持续?六年来首现单月外贸逆差是否昙花一现?4月12日,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就此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

扩张性政策不能反复使用

《21世纪》:今年一季度数据即将揭晓,根据机构的预测,前三个月的经济增长可能超过11%,甚至12%,你认为高增长背后是什么原因?

王小鲁:我们的经济在恢复。同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数据是同比增长数据,以去年为基数,由于去年同期基数低,而经济在恢复过程中,今年各项数据和去年相比明显要高,因此一季度出现较高增长很正常。

《21世纪》:根据海关数据,3月份我国贸易逆差为72.4亿美元,这是我国六年来首次出现月度外贸逆差,这是偶然现象吗?

王小鲁:这是个短期现象,未必意味着中国以后就会走向持续逆差了。因为月度短期波动是会经常发生的,有一两个月出现逆差也属正常。当然,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内没出现过逆差。由于目前国内经济逐步恢复,原材料市场需求旺盛,成为进口大于出口的主要原因。

《21世纪》:今年后三个季度能否维持一季度的高增长?

王小鲁:我预计今年的经济增长总的来看是前高后低,前半年增长率会高于后半年。

《21世纪》:出现这种前高后低走势的原因是什么?

王小鲁:一个是去年上半年的基数比较低,按同比今年上半年增长率高一点很正常;第二是经济刺激措施的很多投资已经投下去了,它的作用会逐渐减弱,今年下半年的增长会减慢一些。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可以在短期内拉动总需求,但这种扩张性政策是不能反复使用的。

4万亿元投资结束之后,消费-储蓄结构失衡的状况能否得到纠正?如果不能,则这些投资只能收到暂时的效果,在更远的未来中,有可能仍会面临内需不足的威胁。2011年及以后的经济增长是否有保障,仍然有赖于未来的政策调整和体制改革。

增内需关键在制度改革

《21世纪》:去年的家电下乡、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等优惠政策,对拉动消费起了积极作用,进入今年3月份,一线城市汽车销售开始下滑,今年这些政策还能起作用吗?

王小鲁:国内消费率偏低,需要长期的调整过程。中国目前面临的基本问题并不是如何保证短期经济增长,而是怎样保障今后较长时期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可持续的增长必须主要立足于国内需求,因此必须通过调整和改革来改变导致消费-储蓄失衡的内在机制。这主要是收入分配问题,不是短期政策能够解决的。

其中,最为重要的,我认为是改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改革政府的财税体制,改善小企业的经营环境,扩大就业,加速城市化进程。没有这些制度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推进,内需不足问题就不可能最终得到解决。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逆差 改革 经济 高增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