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刘仲元:大输大赢故事不久会出现

2010年04月17日 02:01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0人参与0条评论

李彩

股指期货4月16日正式登台亮相,交易当日,记者对湘财祈年期货公司副总裁、中国期货业协会分析师委员会委员刘仲元进行了采访。

《财商》:首日交易已经结束,交易情况是否正常?

刘仲元:从当天的交易情况看,可以说非常理性也非常理想。期货交易是否理性可以从期货合约指数与现货指数的价差看,最远的12月份合约期货指数与现货指数相差不到6%,从期现套利的角度看,扣除1%的套利成本,套利利润不足5%,由于时间周期长达8个月,年化收益率不足8%,与仿真交易时动辄出现20%以上的年化套利利润率相比,可以说期价的理性程度是非常高的。

从交易量看,全天成交58456手,由于股指期货是单边统计的,相当于商品期货的116912手,若考虑股指期货合约的交易金额远大于商品期货,当天的交易量和流动性是非常充分的。

期货交易在国内已经有十多年历史了,最近几年交易量呈现指数式上升,没有出现一例风险事故,说明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是可靠的。股指期货只是众多的期货品种之一,再加上所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远比商品期货严格,比如,保证金比例远高于商品期货。因此,没有理由对此担心。

《财商》:股指期货正式交易之后,再去论述股指期货的可行性、必要性的意义不大了,投资者更关注的是操作层面上的问题。

刘仲元:是的,股指期货推出之后,资本市场的深、广度都被拓展了,投资策略、交易方式、竞争模式都会发生变化,市场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是自然的。作为交易者,必须适应新的竞争模式,如果不能适应,还抱着以往的老经验,那是很危险的。

《财商》:能具体一点吗?

刘仲元:比如,国内一些交易者很看重机构大户们的持仓成本及资金在股市中的流入流出情况,一些商业软件在挖掘这方面的信息,一些股市操作者在上面摸索出了成功的看盘经验。然而在股指期货时代,由于机构会同时在两个市场上操作,一旦他们将股票当作筹码使用,持仓成本和资金的流动状况再也不是原来的意义了。因此,即使对那些决定不做股指期货只做股票交易的交易者来说,也有重新学习,重新认识市场的必要。

又如,基金经理的业绩一定会出现较大的分化。在缺乏股指期货的时代,基金经理的操作策略相差不大,在熊市中亏损也是彼此彼此,因此实际压力并不大。然而,有了对冲工具之后,一些基金很可能在熊市中也能获得较好的业绩,这会给其他观望的基金带来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会迫使他们也去尝试股指期货交易。然而,尝试的结果并非都能获利,能力较差的基金可能在牛市中也会亏钱,最终被基民所淘汰。

《财商》:股指期货采用杠杆交易,与股票交易相比,不是风险更大吗?如何看待股指期货的风险?

刘仲元:的确,杠杆交易放大了交易的输赢,相信不久就会有很多关于投资者大输大赢故事出现。对“风险”的评介应该注意不同的层次。一是指交易者进行股指期货交易的输赢风险,这是交易者自身必须关注和控制的,如果自己不控制导致较大的亏损,这是期货交易的本来面目,不值得大惊小怪,犹如开车人热衷于飙车或酒驾容易出车祸是自然的。另一层面的“风险”是指整个股指期货市场运行是否平稳,如果出现大面积违约导致交易所都玩不下去了,那就是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了。显然,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后一层面的风险。

[责任编辑:wangft]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股指期货正式上市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