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缺席股指首日交易 机构担心流动性风险

2010年04月17日 10:31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卢远香

0人参与0条评论

4月16日,首批四个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不过,机构投资者却无缘参与这一盛宴。据《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解,公募基金及其专户部门、券商集合理财以及阳光私募信托等还不能开设股指期货账户,券商自营部门“被要求”只能开设套保账户,一些行动派的私募基金虽然以公司名义或个人开设了账户,但却对市场流动性颇为忧虑,计划先观望一段时间后再“出手”。

股指期货首批上市合约为2010年5月、6月、9月和12月四个合约,挂盘基准价均为3399点。截至4月15日,股指期货累计开户9137个,其中自然人8944个,一般法人193个。

机构投资者缺席

作为A股市场中金融机构群体的主力,基金、券商、阳光私募等机构群体,都注定了与股指期货首日交易无缘。

3月15日,证监会下发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股指期货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引()》根据《指引(征基金投资股指期货在投资策略上以套期保值为主,持有的买入股指期货合约价值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10%,持有的卖出合约价值不得超过基金持有股票总市值的20%。

然而,截至4月16日,有关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指引依然停留在“征求意见”阶段,还没有形成明确法规。这意味着,股指期货推出初期,基金将只能是一个观望者。

缺席的不仅仅是基金,还包括券商集合理财、阳光私募等机构投资者。

多位券商集合理财投资经理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细则规定集合理财如何参与股指期货,集合理财产品还没有开户。同样的,券商自营部门参与股指期货也受到了限制。

“我们自营部门(投资管理部)的股指期货账户正在开,首日还不能用。而且我们只能做套保,无法利用套利和投机的功能。”深圳一家上市券商自营部人士透露,尽管券商自营部是自有资金参与,但与基金一样,在参与股指期货时受到限制。

根据《指引》,阳光私募产品也不能通过信托平台参与股指期货。这意味着曾经摩拳擦掌希望参与股指期货套利、杠杆功能的阳光私募大军,同样被挡在股指期货的大门之外。

“信托产品不能开户,我们以公司账户名义开了账户,只能用自有资金来参与。”龙腾资产董事长吴险峰、新同方董事长刘迅、景良投资总经理廖黎辉均表示以公司名义开了股指期货账户,可以利用股指期货的套保、套利、投机等功能。不过,他们对首日的交易却并不积极。“我们不想做套保,主要还是想利用股指期货的杠杆功能做波段操作。”廖黎辉表示,国内股指期货刚推出,他们会先旁观积累经验再“下水”。

新同方董事长刘迅也计划先观望一下国内“大户”如何玩期指。“新同方在海外市场也参与股指期货,不过,国外市场比较成熟,已经形成一套规范的游戏规则。但国内目前参与股指期货的人群主要是原来炒商品期货的群体,参与的人群不同,玩法自然也不一样。”刘迅称,新同方希望借助股指期货来对冲市场风险,而不是借助这个工具的杠杆、套利功能主动去谋利。

持这类看法的私募不在少数,深圳恒裕和丰董事总经理张益凡说,他将“先观察一两个月,看看国内参与群体怎么玩”,然后再在看准趋势时利用股指期货的杠杆功能“博一把”。

忧虑流动性风险

按照相关规定,阳光私募可以以公司或个人名义开设股指期货账户,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对冲、套利、投机。但这类群体皆表示不会参与股指期货首日交易,一个重要原因是担心流动性风险。

“我们不会第一天去参与,因为市场确实存在不确定性。”吴险峰说,由于大部分机构投资者被挡在股指期货大门之外,首日交易不会很活跃。“既然市场还不热闹,干嘛要去凑热闹?”吴险峰的想法是通过股指期货进行对冲或放大杠杆,但这都涉及到市场方向的判断。必须先观察市场的反应以及股指期货的投机状况再选择“站哪边”(做多或做空)。

据记者采访了解,多数机构对参与套期保值的兴趣不大,普遍对套利和杠杆功能比较感兴趣。“沪深300的点位在3000点附近,涨跌都很难判断,除了做套利,其他方向性的判断很难确定,风险比较大。”深圳大型上市券商自营部人士介绍说,股指期货推出初期的门槛高,也有各种限制的条条框框,“预计交易会非常稀疏。”

“股指期货上市初期,市场参与者人数的不足将导致成交稀少,甚至难以找到合适的交易对手,这时市场可能会产生流动性风险。申银万国期货有限公司研究员糜韩杰介绍,如果流动性不足,市场交易会对价格产生很大的冲击成本,还会造成价格剧烈波动,增加市场参与者的风险。

据糜韩杰介绍,从国际上看,其他市场股指期货上市后的一段时间也面临成交量较少的情况。比如,标准普尔指数期货推出的第一年日均成交量为14307手,日经225指数期货推出第一年日均成交量为18250手,韩国KOSPI200指数期货第一年的日均成交量为4604手,而台股指数期货第一年的日均成交量仅有1739手。

事实上,流动性风险也是目前机构投资者主要担忧的问题。“交易不够活跃,可能在初期出现价格背离,也有可能导致投机氛围比较浓,这种情况下做套保,意义不是很大。”国内一家排在前五名的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认为,目前对股指期货的监管比较严,多数人持观望心态,有可能造成套保时难以按事先计算的价格买入合约。

而让各类群体持观望心态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监管信号。“股指期货推出初期,监管层会密切注视各类群体的状况,不会让前期出现大幅波动。”东莞、顺德等多家私募掌舵人均表示,等股指期货大门对机构投资者敞开,市场热闹以后,他们才会参与交易。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期货 券商 市场 账户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股指期货正式上市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