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景源:媒体觉得我预测不准 但CPI控制在3%一定能实现(4)
怎么来看今年的物价呢?我先说,真的有难度,这是实事求是。今年把物价控制在3%,真的有难度,为什么呢?2月份就2.7%,今年我认为推动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的风险有四个。第一是输入性通货膨胀。什么叫做输入性通货膨胀呢?大家看国际市场,国际市场上这些大宗的基础性商品,比如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棉花等等这类大宗基础性商品,中国经济对这类的大宗基础性商品依赖程度很高,石油、现在一年消费的石油,一半以上要靠进口。所以我们依赖程度高,铁矿石依赖程度更高了。显然,国际市场这些大宗基础性商品价格上涨的话,就必然要传导到国内,推高我们的价格。去年年底,我讲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说输入性通货膨胀是今年很大的一个风险,当时有人问我,你说去年年底国际市场大宗基础性商品的趋势是涨还是跌?我当时说,我认为是涨,当时我讲的时候说两个理由,第一个理由,整个世界经济现在在复苏,复苏就意味着需求的扩大,需求扩大就必然拉高价格,这个大家都清楚。第二个理由,从08年开始,全世界经济面对金融危机,世界上各个国家战胜困难的方法,基本上都一样,都是发票子,增加流动性。这么多的票子、这么多的流动性,在整个世界经济当中流来流去,到哪儿呢,现在我敢说,欧洲、美国没到实体经济,因为美国失业率还9.7%,这是上个月的数字,这么高的失业率,说明实体经济还没恢复。这么多钱没流到实体经济,到哪儿去了,就非常有可能流到大宗基础性商品中来,本来这些大宗基础性商品投机性就很强,这么多流动性再流进去,这么多票子再进去,能不推高价格吗?我去年12月底的时候讲这个话。现在看,今年一季度,大家都清楚。全世界能源价格平均上涨50%以上,矿石和金属价格上涨60%,铜上涨了99%,铝上涨60%,所以这是输入性通货膨胀,是推高中国物价,导致通货膨通胀的第一个风险。
第二个就是个别产品的问题,有可能导致全局性问题。什么意思呢?大家回到2006年,看价格没别的问题,就猪肉出问题了,后来就这一个猪肉,搅得整个价格上涨。现在是什么东西涨呢?涨得最厉害的是蔬菜。今年一季度和去年一季度相比,蔬菜涨了20%,个别品种涨得更厉害。所以当2月份是2.7%的时候不少人就少,你说3%能守住?守不住,2月就2.7%了,我当时讲,你再分析分析。现在社会上有些浮躁风气,就不愿意稍稍下点功夫研究问题,我说你研究研究2月,2月份上涨2.7%的这是同比,就是今年2月比去年2月上涨了2.7%的你得研究研究今年2月和去年2月有什么不一样。后来有人说,都是2月,有什么不一样?我说可不一样了,今年2月有春节,今年过年在2月,去年过年在1月,不是有阴历吗,阴历和阳历不一致,去年2月份没春节,今年是2月份春节,把一个有春节的2月和没春节的2月一比,过年大家还不明白吗?过年家家都多买东西,都使劲吃,使劲用,哪个月过年,哪个月价格肯定高。所以今年2月能上到2.7%这么高,第一个因素就是过年。第二个因素就是气候因素。我开玩笑,都讲全球气候变暖,变来变去,谁说了算,真不是人说了算,老天爷说了算。我说你看老天爷不高兴了,让你们说变暖,这回给你变冷,看看今年咱们的冬天,低温多雪,现在北京这个气温,我前两天看气象台报道,比平时低3度,今天早上我还说,每年五一,北京的小姑娘都穿裙子了,小男孩都穿衬衣了,今年五一能做到吗?低温多雪首先影响蔬菜生产和运输。2月份物价上得这么高,两个因素,是春节和气候,到了3月以后,气候转暖了,春节因素又没了,价格会有所回落,现在看,今年1月份1.5%,2月份2.7%的3月份2.4%,价格回落了。但是再往后看,我给大家说,我认为还得上升,确实物价上涨压力现在很大。第三个因素推动价格上涨就是通货膨胀预期。现在的通货膨胀预期太强了,走到哪儿谁都问我,今年究竟通货膨胀涨到什么程度。我到股市交易所调研,有个头发都白了的老大妈问我,你看CPI究竟能涨到多少?我心里想,这老大妈别的英文字母都不知道,就知道CPI。大家的通胀预期高,都觉得今年要涨价。预期很重要,传统经济学是不承认心理预期的,但是预期非常重要。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明确讲,我们要管理好通胀预期,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假如全国人民每个人都认为今年得高通货膨胀率,都有这个预期,风险就是大家都有这个预期,肯定有一部分人变成行动,他就到商场抢购去了,不该买的也买。你说北京人也好,哪个城市人也好,哪个市的人也好,今天下班晚上以前,一人到商店买一桶食用油,马上油价就拉起来。结果一部分人抢购,把价格拉起来了,剩下没抢的一看价格涨上去就后悔,就去抢购,于是价格和经济有可能由预期导致的行为,出现短时间的大波动。所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明确讲,我们要管理好通胀预期,
第四个风险是价格改革。大家知道我们要深化价格改革,怎么改革呢?现在发展方式的问题是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怎么来解决,为什么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就是因为能源和一些资源价格太低,为什么高污染,就是因为我们破坏环境的成本和代价也低,怎么来解决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我就是要提高一些资源和能源的价格,要增收破坏环境的税费,让你的成本加大,这样来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这叫深化价格改革。显然,能要提高一些能源、资源的价格,提高环境保护的成本,这种价格的提高肯定也会影响每个人的生活,比如有的人会担心,这样要推高煤水电气,但是我们还得改革,还得转变发展方式。当然,这个问题你要协调好两个关系,就是说,既要深化价格改革,同时又得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所以我说,推高中国今年价格主要是这四个因素。
我主张还得看到现在一方面是推高的物价因素存在,另一方面,抑制物价上涨的因素同时存在,现在导致物价上涨和抑制物价上涨的因素同时存在。我们在宏观经济当中,抑制物价上涨的因素是什么?我讲两点,第一是农业稳定、粮食丰收。老百姓有一句话叫做“粮价稳、百价稳”。全国粮食总产量去年10616亿斤,中国粮食连续六年丰收,而且现在库存又充裕,应当讲,农业稳定、粮食的丰收,为整个价格的稳定、经济的稳定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当然,今年开局以来,西南地区出现干旱,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损失,但是从粮食的角度,因为西南云南、贵州、广西这几个省不是粮食主产区,粮食有夏粮和秋夏,我们国家夏粮,主要是小麦和水稻,主要产区在黄河和淮河流域,河南、山东、安徽这是小麦主产区,早稻主产区是湖南、湖北、浙江,主产区没有遇到严重灾害。就夏粮来说,我们国家秋粮和夏粮的比重,夏粮不到三分之一,秋收超过三分之二,主要还是秋粮,秋粮看黑龙江,黑龙江占了全国粮食产量10%,所以它要受灾就坏了。目前来看,西南灾害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困难,带来了问题,导致粮食减产,但是不会出现影响全局性的、导致粮食供给出现重大变化的问题,这不会导致重大问题。
第二个抑制物价上涨因素就是现在产能过剩。任何一种商品价格归根到底取决于供给和需求,当供给大于需求、产能过剩的时候,这个价格能涨上来吗? 我觉得涨不上来。举个例子,2007年的时候,我们国家一些电视机企业在一块开了一个会,我不知道大家能否回忆起来,当时会后发了一个消息,说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等等诸多原因,他们认为中国的电视机价格将会上涨15%-30%,当时中央电视台让我去谈谈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这个节目,我说劝广大消费者和广大观众,千万别相信,为什么我说涨不了,供求关系决定的。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中国的电视机,1978年改革开放那一年,全国电视机总产量是4000台每年,到了2006年是8000万台,就占了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出口贸易摩擦加剧,没有太大的利润了,张瑞敏同志曾经讲过家电出口利润薄到什么程度,家电出口利润比刀片还薄,卖到国内,当时我们2007年、2006年的时候,城市里每百户家庭,彩色电视机拥有率是133台,估计现在在座各位家里都有2台以上了,再买就放洗手间去了,没有太大空间了。哪儿有空间呢?农村。06年的时候,农民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所有这些家用电器拥有率都不超过50%。所以当时这些企业也讲,50%以上的农民没电视,相当于5个多亿,四五亿农民没电视,相当于四五个日本,日本才一亿多人口,这是了不得的市场,说电视机价格肯定涨。我说确实农民现在没有家电,但是农民在没家电的同时,你还得注意,农民还没有一样东西——钱。什么叫做市场需求?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才叫市场需求。所以我当时说它涨不了,你看电视机的价格一路走低。这次家电下乡,一些媒体报道,我认为报道得不完整,媒体报道说这回家电下乡,农民生活幸福了,有电视了,有洗衣机了,这是对,但是对了一半,还有另一半没报道,另一半就是家电下乡,农民买家电,政府给补贴,家电下乡的政策救活了国家这帮家电企业,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觉得这两个因素也是抑制价格上涨、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你现在看中国一定要看到我们现在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和抑制价格上涨的因素同时存在。再把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来分析一下,历史上通货膨胀最高的一年是1994年,CPI通货膨胀率是24.1%,今年一季度才2.2%,2月份最高才2.7%,第二年是1988年,18%。这些大的通货膨胀有什么特点呢?有三件事碰到一起了,我给起个名字叫做“三碰头”,哪三件事呢?第一,经济过热。94年通货膨胀率是24.1%,93年投资增长率是61%,61%的投资增长率太高了,去年就那么干,投资增长30.5%-相当于1994年的50%,所以经济过热这是第一。第二个农业欠产,粮食减产。第三是货币和信贷的过量发放。所以我说,如果说这三件事碰到一起了,经济过热。农业欠产,国家和信贷超量发行,咱们国家躲不过去通货膨胀,非得通胀不可。
现在怎么办呢?今年就不能让它们三个碰到一起,比如现在要加大抗旱救灾力度,加大支农惠农措施,稳定粮食生产,总理也讲了,我们不能让粮食下去,粮食下去物价就上去了,所以千方百计加大支农惠农措施,稳定粮食生产,现在来看,我给大家汇报,刚刚调查完,粮食11个省的主产区,一二类苗比去年好,应当说还是丰收在望的,如果没有大的灾害的话。
相关专题:宏观经济形势与企业发展战略论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