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中国智库研究员张永军:人民币未偏离均衡水平 不需要升值

2010年04月21日 10:25
来源:凤凰网财经

0人参与0条评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

凤凰网财经讯 2010年4月21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简称CCIEE)主办的第九期“经济每月谈”活动在北京举行,本期的主题是“2010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暨研究成果发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表示,人民币汇率并未明显偏离合理的均衡水平。

以下是张永军发言实录:

张永军: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有机会在这里代表我们国经中心研究团队介绍关于人民币问题研究的一些新的成果。这里面有我们所有的研究人员包括郑主任的研究成果,在这里我作为一个代表,向大家做一个介绍。

张永军:在这里我把我们系列的研究成果综合了一下,分成这样几个方面来介绍。最近国际上尤其是美国,各个方面对中国人民币汇率频繁施压,尽管提到的各种口径不是很统一,但是比较核心的一个观点,要求人民币升值,主要理由是因为现在人民币经常项目存在比较大的顺差,尤其是前两年顺差规模比较大,危机之后实际上已经有所调整了。另外一点,为什么美国给我们的压力比较大,因为我们中国对美国的顺规模是比较大的。但是比我们认为他们施压的理由是不充分的,在这里我们做一个介绍。

第二点,因为最近无论是美国的国会议员,甚至包括一些知名学者,他们在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就是美国的彼得森国际研究所,大家有一个报告,他们是根据叫基本均衡固定模型,估算人民币的均衡水平,根据他们这个报告,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我们把他们模型的缺陷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第三点,我们在讨论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模型的基础上,从购买力平价的角度来看,从历史经验来看,从各国的经验来看,汇率都要适合一国的发展水平、发展阶段的。

第四阶段,专门介绍一下八十年代后期,日本、德国主要西方国家当时汇率升值的一些情况,他们升值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第五点,介绍一下我们关于人民币汇率的基本估计,它是否偏离了合理均衡水平,我们有一个判断。

最后一点,目前情况下,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话,有哪些不利影响。

一、经常项目顺差是国际社会施压人民币升值的依据

应该说这个理由是不充分的,比如说美国130议员联名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美联储主席在参政两院经济联席会议上做证词的时候也提到人民币汇率升值,在媒体上影响比较大的,像诺贝尔奖得主克鲁格曼讲到人民币需要升值等等观点。在这里,就像我刚才讲到的,一个主要的根据,就是现在中国经常项目存在顺差,尤其是中国对美国经常项目顺差规模比较大,占GDP比较高,占美国经常项目逆差比重也很高,这就是一个依据。但是我们在这里要讲的是,从开放的宏观经济学,或者一般的贸易理论来讲,我们都能看到,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不仅仅是汇率,影响因素应该说很复杂。一般宏观经济学教材上我们能看到,影响双边贸易平衡状况的,有双方国内的需求,另外有经济结构,汇率当然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但是在不同的国家,它的汇率影响程度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因此单纯依靠调整汇率来消除双边的贸易不平衡,实际上很难做到,而且效果未必是很好的。

从理论角度是这样,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经验也能证明,单纯靠汇率升值是不能消除双边不平衡的。最近媒体上包括很多研究机构都讲得比较多了,关于八十年代后期,像当时日元、德国马克对美元升值幅度都在一倍左右,但是这种情况下,并没有使日本和德国对美国的经常项目顺差消除。像德国的贸易顺差,当时在马克升值将近一倍的情况下,反而占经济比重是明显上升了,这种情况是一个例证。在这里,我还可以讲一个例子,比如说欧元区二十多个国家实行统一汇率,当然由于各国价格水平的差异,会造成各国实际汇率是有所差异的,但是不管怎么讲,在这种情况下,欧元区二十多个国家实我们看他们经常项目平衡状况,占GDP的比重情况是千差万别的,比如说顺差比较大的德国、卢森堡、荷兰等等国家,顺差都在10%甚至10%以上;但是逆差比较多的,像西班牙、希腊,包括葡萄牙等等国家,他们经常项目的逆差占GDP的比重要超过10%。作为实行同样货币的国家,经常项目的平衡状况差异如此之大,显然可以说明,汇率尽管是一个影响因素,但是不一定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从中国目前经常项目顺差的情况来看,我们的经常项目顺差受到的影响因素当然非常多,这里面有国际经济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国际分工的原因。比如说现在我们对周边的日本、韩国,包括我们国家的台湾省这样的经济体,我们是逆差,但是他们过去对美国的这些顺差转到我们这边来了。另外跟中国的发展阶段有关系,我们在这个阶段可能储蓄率比较高,也可能造成顺差比较大,另外跟我们的要素结构有关系,比如说我们的劳动力比较充裕,我们适合发展加工贸易,加工贸易项下的顺差造成我们比较大顺差的原因。这里面还有产业结构的原因。前不久人民大学一个课题曾经分析过欧洲和美国的产业结构,供给结构和产业结构两方面的差异能看得出来,这些国家出现逆差是必然的,他们商品需求结构里占GDP比重比较高,明显高于他们国家商品生产一部分占GDP的比例,这样在商品领域必然出现逆差的结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觉得,无论是美国的还是其他研究机构的,他们把顺差作为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一个理由,我觉得不是很充分。

二、彼得森研究所均衡汇率模型内容、影响和问题

彼得森的模型传播范围比较广,而且影响比较大,这个研究所的研究员威廉姆森、克莱,还有原来的勃尔德斯坦等这些经济学家,包括他们所长弗克森,还有在中国比较有名的拉迪,他们经常到美国参政两院作证,对美国对外政策上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他们通过模型计算,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被低估了41%,再加上这样的数字被美国的议员引用,被诺贝尔得主克鲁格德曼引用,在全球造成的影响就很大,给我们人民币升值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还引用了其他一些智库的结论。彼得森研究所的报告份量比较重,引用的次数比较多,对政策的影响也比较大。

在这里面,彼得森研究所的模型最基本的一个思想,是通过有效汇率的变动,再加上汇率变动之后影响到出口产品双方贸易价格的变动,进而造成了一个国家如果汇率升值的话,出口会发生变动,汇率变动通过价格传导出口,有一个弹性,会造成经常项目差额有一个变动,占GDP的比重有一个变化。因此,他们认为,通过汇率的调整,在他们的模型里,就是通过汇率的调整,来达到各国所谓内外的同时均衡,他们经常项目的差额占GDP的比重在负的3%和正的3%之间。当然,其实美国这种选择,它也知道它的这种设定不是很合理,有的很难实现,比如说在设定负的3%到正的3%的范围的时候,石油输出国就要求他有顺差,因为他们对美国是大量的石油出口,这时候要求逆差,显然是无法实现的。另外,出口价格弹性就是根据出口价格之间的关系,而且认为汇率的变动完全传到价格上,这种说法也是不合理的。

模型的五大问题:

问题一:将经常项目账户均衡作为汇率调整的唯一目标。

问题二:各国经常账户均衡目标设置缺乏依据。

问题三:出口价格弹性仅考虑汇率因素,没有考虑国内生产成本、产品竞争力等因素。

问题四:存在汇率变动只影响出口额,不影响进口额的不合理假设。

问题五:出口价格弹性取值程式化、简单化,仅与出口比例有关。

这样比较粗糙地估计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结果,竟然都被美国的国会译员甚至像诺贝尔奖得主这样大牌的经济学家引用,向人民币汇率施压,是非常缺乏经济分析基础的。

[责任编辑:wangkt] 标签:汇率升值 1980年 汇率水平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