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华商基金孙建波:股指期货难掀风格转换潮

2010年04月25日 22:44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丁学梅

0人参与0条评论

重拳出击的地产政策是近期最热门的话题,上海、深圳出现投资客抛盘,北京通州的新盘也由日涨三千变为降价三千。华商盛世成长基金经理孙建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畸形房价就是泡沫,早破比晚破好,一个经济体把命运绑架在房地产上是可悲的。我们持有的地产股很少,虽然城镇化对所有公司都有机会,比如地产、建材、机械等行业都会受益,但房地产企业没耐心赚辛苦钱,我更愿意把票投给其他公司。

股指期货不能促使风格转换

根据WIND数据,截至4月20日,今年以来,华商盛世成长基金收益率7.59%,在所有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中名列第二。这正是孙建波充分考虑了今年以来的各种不利因素,一季度初期采取防御策略,把控制仓位放在第一位的结果。

1月份沪指下跌8.78%,华商盛世成长躲过了一劫。后来孙建波又逐步调高仓位,一季度末仓位又恢复到80%—90%。其中,对IT、医药、快速消费品、商业等泛消费品的布局,成为他业绩领先的原因之一。

谈起区域经济的参与,孙建波说:“区域经济我也参与了,不过我们进行了深入分析,我很反对照着地图炒股票,哪里出振兴计划就炒哪里的股票。我喜欢放3-5年还有机会的股票,那才是负责任的投资。经我们调查分析,我认为新疆、川渝板块有长期投资机会,未来仍有机会。

股指期货的出台并未像之前大家预想的那般提振蓝筹股,而严厉的地产政策却让股市连续跳水,直到本周三才止跌反弹。孙建波认为,较好的宏观数据虽然对蓝筹有一定提振作用,以创业板为首的中小盘股压力增大,但股指期货并不能促使风格转换,目前市场上的资金并没有充裕到了风格转换的地步,不容易转换,他会借高点出一些蓝筹。

投票给优质好公司

孙建波说:“我不会因为风格而风格,未来的关键词是转型,而非风格转换。

他进一步解释说,从中国的现实考虑,转型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城镇化带来的泛消费类行业带来投资机会。中国过去更强调的是城市化,主要是大都市化,地价、房价飞涨,而城镇化则更强调二、三、四线城市及城镇的发展建设,这对实体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全面性的,医药、工程机械、建筑建材、物流和快速消费品等行业都会受益。

另一方面是新兴技术产业,比如节能、新能源、生物育种、智能电网和高铁等都比较值得关注。不仅仅是二季度,未来几年转型都是投资的关键词。

孙建波平时喜欢听音乐、摄影、爬山。从1998年在中国人保信托投资公司任职算起,他已经有11年多的证券从业经历。2005年,他加入中信基金,后来成为中信红利基金经理,2009年8月,孙建波加盟华商基金,同年11月担任华商盛世成长基金经理。

谈起投资心得,孙建波感慨良多。他认为,首先应少赔钱。牛市中赚钱只是比谁多谁少,差异不是特别大,但熊市跌10%和30%—50%差别就很大,一定要控制风险。

其次,投资不是研究,或是说不仅仅是研究,做好投资基金经理应该能够尽量洞悉市场发展趋势和逻辑,同时对一些好公司有深度的把握。

第三,如果按巴菲特的话,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那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方法,投票给一些优质的好公司。孙建波又补充说:“所以我不太认同风格轮动,并不是按大盘股和小盘股区分,而是因为确实看好这个公司的质地,看好其成长性,和大的逻辑也相匹配,我就把票投给他,这才是投资的根本。”

适度参与通胀受益股

这一波实体经济的弹性非常大,孙建波称其为浓缩的经济周期。但他相信,终归会回到常态,稀缺的还是稀缺的,比如能源肯定是稀缺的,其公司价值未来也会随经济周期回归常态而显现。“如果把视野放长远些,可以看出这一轮的经济在数据上非常强劲,但实体经济相比2003年到2007年的增长不可同日而语,失去了出口这一重要支撑,现在市场可能对加息十分脆弱。”孙建波如是说。

一季度GDP为8.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孙建波认为这可能是全年单季经济增速最高的时候,未来经济增速可能下滑,通胀时代来临,为高地价、高劳动力价格买单的时代来临,但这也带来一些与通胀相关的投资机会。

短期来看,通货膨胀获益的行业主要是上游的大宗商品,如能源、有色、食品等。孙建波会适度参与,但建议投资者不要参与过多,因为二季度通胀上升是大概率事件,一般在通胀上升过程中,前期通胀受益的品种行情比较短。二季度后期应注意,如果通胀下不去,经济增速下滑较快,黄金的投资机会便会来临。

孙建波说:“通胀受益股有机会,但很短,要把握好度。一旦加息,通胀受益的股票就会减弱。所以我一直强调要参与确定的机会,紧抓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带来的机会,一是与消费相关,二是受益产业升级的新兴技术产业,此外,把握α投资,精选个股。过去几年,清晰地把握大市就能获得超额收益,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投资已由β时代转向α时代。

人物志

孙建波先生,硕士,具有基金从业资格,11年证券从业经历。1998年7月至2000年3月,中国人保信托投资公司证券总部任业务经理;2000年4月至2005年10月,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资产管理总部任高级经理;2005年10月至2009年1月,中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先后任策略分析师、投委会成员、中信红利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09年1月至2009年8月,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策略分析师;2009年8月加入华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liyang]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股指期货正式上市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