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居住空间是蜗居还是大宅
理想居住空间是蜗居还是大宅(来源:国际金融报)
今年的4月25日是第40个“地球日”,我整天都呆在曼哈顿一个改建后的“艺术家工作室”里写稿子、发报道,房间很局促,只有6英尺见方。然后我就一直在思考“空间”的问题——我们需要多大的空间才能舒适的生活和工作?
尽管我发现在一个六英尺见方的空间里工作很舒服,但根据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的标准,这样狭小的空间显然是不够的——尽管这肯定要更便宜、维护起来也要容易。问题主要出在我们的什物和心智上。科技不可否认地帮助我们减少了对储存空间的需要:比如,照片、CD和书籍的数字化。
不过,并非一切事务都可以压缩成电脑上的字节。我们需要共享的空间来享受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娱人娱己。我们需要私人的空间来躲避外面世界的纷纷扰扰。
当然,我们的东西也需要有个家:我们的业余爱好、热情所在、孩子们喜欢的玩具——这是我们和家人所创造历史的一部分。随着我父母年龄的增长,他们稍稍升级了房子,两次扩大了自己的生活空间。我小时候,我们一家住的是一座1800平方英尺的入门级住房;我十几岁的时候则是在郊区一座3800平方英尺的房子里度过的;我父母退休时,住的是2700平方英尺的房子,附带独立的客人住的小屋,还有独立的车库和储藏室。
他们并不是一直需要这么大的空间,不过有这样的空间使他们可以让家人和访客紧密地呆在一起,让他们可以有一些具体的东西用来回忆大家在一起的时光。换句话说,空间可以保护他们的历史和心智,不过当然有一天有人(或许是我)将不得不回顾这一切,然后作出艰难的抉择。
这与美国的居住趋势背道而驰。美国的平均居住面积最近一直在下滑——从某种程度上可能是对能源价格上涨和经济衰退的反应。更大的房子意味着更昂贵的能源账单和更高的维修成本。不过更大的房子也可能意味着更有条理、平静、让家人有更多的空间不互相干扰。
我本人更倾向于“更大空间”。我曾住过的一居室公寓位于纽约市紧邻世贸中心的一座公寓楼里。2001年“9·11”恐怖袭击后,公寓楼因受损而暂时关闭,于是我在乡下买了一套需要修缮的2000平方英尺的房子。如今我住在一个更大的空间中,不过我们正在努力减少这个空间对环境和我的能源账单的影响,我用太阳能板来烧热水,自己施肥和种粮食,还用房子周围的碎木头烧节能柴炉来取暖……
相关专题:蜗居进入柜族时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