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史上第33次调整存准率

2010年05月04日 03:4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0人参与0条评论

每经记者杨可瞻

资料显示,1984年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其中企业存款20%,农村存款25%,储蓄存款则为40%。1985年,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统一调整为10%。而央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已是历史上第33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平安证券研究员孙方红博士,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央行历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主要看市场流动性与通胀的关系。若要从时间点进行划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分别是3个重要的时间点。

记者发现,存款准备金率曲线从1998年3月至1999年11月期间先是下降了2个百分点至6%;从2003年9月至2008年6月则上升了10.5个百分点至最高峰17.5%;从2008年6月至12月则下降2个百分点至15.5%;今年以来央行则累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5个百分点至17%。而在央行33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期间,合计有20次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记者同时发现,1985年存款准备金率还统一在10%。不过到了1987年,央行为了紧缩银根并抑制通货膨胀,迅速将存款准备金率由10%上调至12%。在随后的12年内,存款准备金率就一直未曾下调过。1988年,央行为了进一步抑制通胀,再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1个百分点至13%。1989年和1995年,央行还分别就最低超额储备率进行了规定。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至1996年,由于房地产热刺激国内需求迅速增长,中国经济再度转为内需主导并诱发了当时的高速通货膨胀。此期间于1994年,物价涨幅竟一度达到惊人的27.4%,“经济过热”警钟长鸣。不过直到1998年,存款准备金率均一直维持在13%高位不变。

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后,1997年我国经济开始出现了内需不旺情况。加上亚洲金融危机影响,通胀已逐渐向通缩局面转变。基于此,我国从1998年起正式开始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在货币政策从适度从紧向稳健过渡后,央行也于1998年3月21日起开始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改革,其中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一次性下调至8%,以刺激经济增长。1999年,我国从GDP增幅已滑落至7.1%,在经济低迷的压力下,央行于11月21日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至历史谷底6%。在随后3年内,央行为增加货币供应量再未动用存款准备金这一“利器”

事实上,经济局面转向增长始于2003年。当时中国在经历了前两年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后,已悄然进入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其既不同于90年代初经济过热和严重通胀,又不同于90年代末经济的疲软和通缩。而在面临投资、贷款和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新变化下,央行也开始适度紧缩银根。2003年9月21日,央行正式发出紧缩信号并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1个百分点至7%。2004年4月9日,政府宣布实施“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强调有效遏制投资过快与适度控制货币信贷增长。4月25日,央行宣布实行新的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将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至7.5%。其他金融机构仍执行7%水平。谁也没料到,从2004年4月至2008年6月,存款准备金率竟持续累计上升10.5个百分点至2008年6月25日,存款准备金率终于攀至历史最高峰17.5%。

当时存款准备金率攀“天梯”的背后,隐藏的实则是银行间流动性过剩致贷款高速增长、外贸顺差过快增长与通胀的问题。2007年,中国GDP增速与CPI涨幅双双创下近10余年最高记录,经济不平衡凸显。加上期间中国巨额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占款激增,造成外汇储备不断膨胀、贷款增加较多与流动性明显过剩。2007年12月,为防止经济过热与明显通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实行“从紧货币政策”。惊人的是,当年央行提升存款准备金率次数竟达10次之多。尽管如此,2008年CPI仍高居不下,GDP增速至9.4%。

2008年,由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后,央行开始调整货币政策,连续三次下调基准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至15.5%,以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并引导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总量。期间于2008年11月5日,中央要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确定了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不过今年以来,在银行贷款快速增长、经济复苏明显与通胀预期加深下,央行已连续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准备金率 存款 百分点 经济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