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对巴菲特的三大误读:未来十年买股票?

2010年05月09日 15:33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丁文亚

0人参与0条评论

5月的第一个周末,股神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010年股东大会在美国小镇奥马哈举行。大会不仅吸引了大批的朝圣者,也吸引了不少依靠贴“巴菲特执标签吸引投资者的私募和机构。

在股东大会之后,巴菲特的一言一行均被媒体报道,除看好中国之外,其中最吸引眼球的是“未来10年推荐买股票”、“力挺高盛身陷道德漩涡”这样的新闻标题。

“我更喜欢电视采访而不是纸媒采访。很显然,纸媒的记者可能会歪曲我的话,因为大家‘喜欢断章取义’。”巴菲特这样对媒体说。不幸的是,即使是巴菲特的原话,也遭到了不自觉的误读。

误读一

未来10年买股票

媒体报道的一个热点话题是,面对前来朝圣的大约4万名股东,巴菲特称:“出现严重通胀的概率已经上升,不单单是美国,全世界都是如此。

在谈及未来十年的投资时,巴菲特表示,2008年10月他曾公开呼吁“买入美股”,现在看来是不太成熟的,那时也许还不到买股的时候。他不知道下一步市场走势如何。但从10至20年长期走势来看,他一定推荐买股票(包括美国公司股票)而不是债券或持现金,股票可能会带来真正的回报。

未来10年买股票——没错,这是巴菲特的原话。但巴菲特的逻辑并不在于通胀——买股票。将通胀置于买股票的前提,是对巴菲特的明显误读。

如果买股票的逻辑是基于未来即将发生的通货膨胀,那么这个逻辑已经被巴菲特于33年前证伪。1977年5月的《财富》杂志刊登了46岁的巴菲特的一篇文章:《通货膨胀如何欺诈股票投资者》

巴菲特说,“股票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像债券一样表现不佳,这已经不是个秘密。”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股票是不同的。多年来,传统智慧坚持认为股票是对通货膨胀的对冲。但实际上通货膨胀上涨,而资本回报率不变。“本质上,买股票的人得到的是内在的固定收益——和买债券的人一样。

跑不赢刘翔也要跑赢CPI——这是国内流行的一个口号。在2008年,这个口号让盲目投资的散户亏损惨重,而未来10年,普通投资人是否要重复这一历史?

怎么办?其实巴菲特的老搭档芒格当天就给出了答案:“90%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得知市场在周期的哪个位置。投资者要有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盲目听他人的说法,也不要被他人吓到。投资就是低价买有价值的业务,然后长期持有。

如果不明白股票对应的企业价值,就不应该买股票。

误读二

伯克希尔暗示分红?

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似乎暗示将来某个时候伯克希尔要派发股息——这是一个来自媒体的典型误读。

话题来自一位股东问到关于红利的问题。巴菲特表示,这个问题在1984年给股东的信中就有答案,答案很简单:没有。

除了合伙公司成立的第一年的10美分,伯克希尔40多年来再未派发过股息。巴菲特在本次股东大会上说,由于公司规模已经相当庞大,产生了如此巨量的现金,因此未来找到足够规模且能够提供足够回报的投资将越来越难。

对此,国内有媒体猜测,巴菲特可能暗示未来会通过分红的方式返还资本,或者说分红。

然而,理解分红背后的含义,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与选择优秀企业同样重要。巴菲特的做法似乎与国内A股诸多一毛不拔的“铁公鸡”相同,但两者却有天壤之别。

在1984年巴菲特致股东信中指出:“资金的配置对于企业与投资管理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因此我们认为经理人与所有权人应该要好好想想在什么情况下,将盈余保留或加以分配会对股东最有利。

他说,并非所有的盈余都会产生同样的成果,在许多企业尤其是那些资本密集的公司,通胀往往使得账面盈余变成人为的假象。如果勉强分红,将会使得公司失去竞争力。

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投资者再也找不到一家能够比伯克希尔更保护股东利益的公司了。对巴菲特来说,伯克希尔不分红不仅能为股东创造更多的利益——“公司留存的每一美元,至少可以为所有者创造一美元的市场价值。”并且,由于高达30%分红所得税的原因,分红只会伤害到股东利益。

巴菲特的不分红,维护的是所有股东的利益。而国内投资者需要警惕的是,那些只是将盈利从基金净值的 “左口袋”搬到账户“右口袋”的分红,实际损害的是基金持有人的利益。

误读三

巴菲特身陷道德困境?

“股神”巴菲特掉进了高盛制造的“道德漩涡”——这是一周来财经媒体炒作的热门话题。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如此形容道:“巴菲特被视为美国商业良心的象征,但他现在牵连的,却是华尔街的贪婪和对投资者利益的背叛。

2008年金融海啸时,美国“股神”沃伦·巴菲特果断出手50亿美元购入高盛优先股,此举既为当时风雨飘摇的美国资本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也给他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带来了丰厚利润——每年5亿美元的股息收益。按照巴菲特自己的话说,每当秒针“滴答”一声,高盛就要付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15美元。

高盛是否是巴菲特的“道德漩涡”?毫无疑问,以道德捍卫者自居的评论人士在以“神”的标准来要求巴菲特。

巴菲特的老搭档芒格曾说:“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以道德检察官自居,参照标准就是自己的行为。不过我们从来都不认为在为保险投资组合购入一家公司的一小部分股票时,也应该以全世界的道德检察官自居。

中道巴菲特理事长杨军介绍说,巴菲特在其漫长的投资生涯中,曾买过一些“非完全道德”但赚钱的企业的股票,如菲利浦莫里斯、UST烟草、穆迪等等。

但芒格还曾明确地表示:购买一家公司的股票和拥有它的全部股权完全是两码事。伯克希尔虽一度持有过烟草公司的股份,但也曾经拒绝过一个能将一家烟草公司整体买断的机会。“我们不想涉足致瘾性药物的销售行业,同时自己还要担当公司的控制人,那不是我们的行事风格。我们会持有股份,因为如果我们不持有,其他人就会。不过我们从来没有让伯克希尔表示出任何想要进行控制的兴趣。”

“其实可口可乐这样的公司也做过调节利润之事。我们A股的公司,如中信证券以前做过南航创设权证,也赚了暴利,是否道德呢?万科的2009年报和2010季报,资产减值损失调来调去,使利润大幅增长。还有靠不断融资取得高速增长,不违法,但道德方面也不算完美。”杨军认为,从投资角度来看,高盛事件并没什么好指责的——“至少巴菲特完全控股的公司对品德要求相当的高,至今未曝出什么丑闻。

高盛“欺诈门”对媒体来说,是一次绝佳的炒作噱头。毕竟,这是一个可以挖掘出此次金融危机“罪魁祸首”的好机会。也因此,愤怒而损失惨重的投资人就可以为自己的贪婪和愚蠢又一次寻找借口了。(丁文亚)

[责任编辑:liliang] 标签:巴菲特 买股票 基金净值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