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对话:究竟谁在搞贸易保护主义
昨日的中国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姚坚透露,5月23日商务部陈德铭将与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部长举行会谈,就彼此关心的议题交换意见,中方将在会谈中进一步强调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内容。
虽然,双方在透露重点议题时都不忘表达友好姿态,骆家辉就发出积极信号,表示将考虑放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的限制,而姚坚也在发布会上表示“合作是中美经贸关系的主题”。但中美双方近日频频隔空喊话,还是让人感受到了谈判之前的热烈气氛。
5%才是关键
骆家辉此次出访前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美国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仅有不到5%的项目目前需要许可证,其他的95%~98%的申请其实都是被通过的。针对这一说法,姚坚指出,“虽然比例很小,但是实际造成的影响却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昨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说,产品项目的比例与进口价值量不是一个概念,因为项目与项目的金额差别很大,有的项目比例虽然占得很小,比如高科技产品,但价值金额却非常大;相反,像剃须刀这样的产品项目,虽然占比例大,但是价值金额却是非常小的。
同时,由于中美两国商品结构差异大,中国并不需要很多普通工业品如中低档轮胎、农产品等,真正需要的就是那些被限制的5%的高科技产品,包括机床和飞机等。
市场竞争因素
骆家辉在上述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关于清洁能源市场准入的问题时,提到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外国清洁能源设备准入情况“非常非常差”,并援引一份报告证明说,外国风能发电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从2004年的75%降到了2008年的24%,并可能在今年降到5%左右。
对此,赵忠秀指出,经过数年发展,中国已是全世界最大的风能发电设备制造国,性价比较高的本国产品更受欢迎,使得依赖进口的程度在降低,这并不能说明,中国在这个市场上有贸易保护主义。
同时,由于《京都议定书》中规定,在涉及全球气候问题时,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使得发展中国家有能力解决清洁能源问题,因此美国并没有加入这个议定。美国的想法是,以高额的商品价格向中国转让清洁能源技术,因此本土的企业更愿意选择本地化生产的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会谈结果不乐观
提及此次会谈美方期待的分得中国“清洁能源”市场这块大的蛋糕红利时,赵忠秀表示他并不十分乐观,“因为清洁能源领域,并不是纯粹的商业活动,包含了国际责任”。如果美国想要踢开《京都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将价格过高的技术卖给中国,中国应该也不会同意准入。
但是谈到可能达到的共识,赵忠秀认为,中美贸易关系中,中国基本是反应方,而美国是主动方。美国想要促进出口倍增计划,同时也想获得在其优势领域(高科技领域)的话语权,那么只可能做出放松部分管制的让步,而中国可能也会在可容忍的范围内,多向美国进口一些产品。
相关专题:聚焦中美第二轮战略与经济对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