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亿元玉玺刷新全球玉器拍卖史 高古玉成收藏潜力股

2010年05月23日 06:22
来源:华夏时报

0人参与0条评论

本报记者 季小舟 北京报道

自古流传着一句话——黄金有价玉无价。和氏璧的传说千百年来深入人心。色泽温润、质地坚硬的玉石自古以来就受到国人的推崇,玉的性质被与谦谦君子的品德相联系。而我国的玉雕自史前时期的新石器时代开始,至今已经历了7000多年的历史。

日前,民国时期教育总长傅增湘的后人就因争夺家传的千余件古玉而打起官司,堪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资产纠纷”,并引起玉器藏家们的关注。早在2004年,傅家家传的一件红山文化玉龙形钩就拍出了253万元的高价,而另外一件红山文化黄玉狩首虫身坠也以132万元拍出。

如今,在拍卖市场上,除了书画、瓷器,玉器也是十分抢手的拍品,特别是高古玉,被收藏家们认为是东方艺术品中的顶级奢侈品。

高古玉是指战国和汉以前的玉器,这段时期的玉器主要用于祭祀,有神秘的宗教色彩;汉以后的历代皇室和贵族更对玉器有着执着的偏爱,特别是清朝的乾隆皇帝嗜玉成癖,给古玉赋予了一层皇权的色彩。

古玉春拍价格扶摇直上

香港苏富比2010年春拍上,清乾隆御宝题诗“太上皇帝”白玉圆玺以9586万港元的天价成交,刷新了玉器拍卖的世界纪录。2007年,这枚白玉圆玺曾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中以4625万港元拍出,两年多时间拍卖价格就上涨了一倍。

中国嘉德上周结束的2010春拍中,不乏引人关注的玉器。清乾隆年间的白玉灵芝纹如意,估价120万-180万元,以201.6万元成交;清中期白玉雕饕餮纹兽首衔环耳盖瓶估价160万-260万元,成交价达到380万元;而清中期的黄玉留皮龙凤带钩,估价仅为2万-3万元,最后以21.2万元成交,比估价高了将近10倍,可见玉器的升值潜力。

在5月底6月初即将举行的北京保利5周年春拍中,清乾隆御制白玉交龙钮“自强不息”宝玺亦十分吸引藏家注意。宝玺选材极佳,雕琢细致,原藏于保存清历代皇帝画像和玺印的景山寿皇殿,于1900年法军驻屯时散出至法国,后成为法国吉美家族的收藏。

另外一款清乾隆白玉圆形插屏连碧玉座,玉质润而腻,色纯则雅,双面均有雕工,估价为380万-580万元。

于6月中旬举行的中拍国际玉器专场,将推出众多从文化期至明清的精美玉器,包括新石器的泛鸡骨白沁柳叶形玉戈、红山文化勾云形佩、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佩等高古玉器,特别是一件战国白玉“S”形双龙形佩,龙身用粗阴线作轮廓,细阴线菱格纹作鳞,雕刻十分精湛。专场中还汇集了唐五代时期的几件玉器精品,如唐代白玉供养人、一套五代青玉飞天纹大碗、白玉龙凤纹筷组合等玉质上乘的精品。

高古玉成收藏潜力股

乾隆白玉圆玺以近亿元天价成交,震撼了艺术品收藏界,而乾隆皇帝又以有名的“玉痴”闻名,除了在皇宫内设置专门加工、改制玉器的部门,他还十分热爱收藏高古玉。

资深古玉鉴赏家杜平认为:“高古玉是真正价值不可估量的顶级古代艺术品,目前,高古玉的真正价值还没有回归到它应有本位上,原因是市场还未建立起高古玉鉴定和价值衡量的标准体系,现今高古玉价值被严重低估,却正是艺术品商业投资的真正最具价值潜力的宝藏。

高古玉以和田玉为主,也有的源于地方玉,历来千里挑一,留存至今大部分在博物馆及少数藏家手里。高古玉有古朴的胞浆,蕴含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但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对高古玉收藏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其价格普遍偏低,很多高古玉的价格不及明代以后的新玉价格。高古玉市场之所以还相对冷清,一是由于存世量的稀少,二是由于国家政策对文化的限制,再有就是赝品充斥市场,使得高古玉的价格难以估计。

汉代玉器在拍卖会中,普通品质的玉器拍卖价格都在万元以上,中档品在10万元以上,精品的价格在几百万元。在伦敦佳士得2009年秋拍中,一件西汉时期的黄玉带钩,估价10万-15万英镑,最终以82.525万英镑的价格成交,创下汉代玉器拍卖的最高纪录。

相 关

张大千画作1亿元落槌

5月18日收槌的中国嘉德2010春拍,总交易额创出21.28亿元人民币的内地单季拍卖最高纪录,这也是国内拍卖市场首次单季总成交额突破20亿元大关。

此次拍卖会的拍品包括中国书画、器玉器工艺品、现当代陶瓷及雕刻艺术、中国油画及雕塑、古籍善本、邮品钱币铜镜、珠宝翡翠等门类。其中张大千作于晚年的《爱痕湖》经过60轮激烈竞拍,最终以1.008亿元的天价拍出,这也是中国近现代书画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同时也刷新了张大千个人作品成交的纪录。此次春拍近现代书画部分总成交额高达11.06亿元人民币

另外一幅备受关注的国家一级文物《宋人摹郭忠恕四猎骑图》以7952万元人民币天价成交。

“气象堂皇——宫廷艺术集粹”专场总成交额1.47亿元人民币,“清乾隆青花红彩云龙纹贲巴壶”以3584万元成交价领跑瓷器春拍。瓷器工艺品部分共五个专场,总成交额超过3.4亿元人民币。

作为此次拍卖会隆重推出的古琴重器——晋太康二年“猿啸青萝”琴重最终在拍场以1904万元成交。

“近现代陶瓷艺术”专场中现当代紫砂作品尤其是名家名品成交最为火爆。一把1948年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相明石瓢壶”以1232万元的价格创出紫砂壶拍卖世界纪录。顾景舟所制的另外几把紫砂壶亦拍出高价,“上新桥壶1980”以448万元成交,“扁樱壶”拍得196万,“石瓢壶”和“九头醒钟茶具”分别以168万和145.6万元成交。(季小舟)

[责任编辑:liliang]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艺术品投资也疯狂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