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贫富悬殊推手还有零月薪

2010年05月25日 11:07
来源:沈阳日报 作者:叶扩

0人参与0条评论

收入存在一定差距,相对合理的差距是无可厚非的。但在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现实面前,所谓精英阶层正在逐渐封闭,他们在社会资源上具有垄断的倾向,他们可以通过手中掌握巨大的“资本”通过各种手段变现利益,甚至过多地垄断社会资源。而且,贫富悬殊的代际遗传性正日益明显,有人认为,代际遗传性的强弱就像检测阶层固化的试纸,越弱就表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性越好,越强则表明社会阶层的强弱关系越稳固。

但遗憾的是,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充斥着类似“×二代”标签的社会。处于底层的群体,越来越难以获得通畅的阶层向上流动的渠道,并且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缺乏有效的话语权,在利益表达上也难有舒展的平台,因而很容易产生一种强烈的不公平感和被剥夺感;与之相反的是占社会少数的群体却拥有多数的社会资源,并在制度的安排上占据了话语主流,从而堵塞了阶层向上流动和分享社会财富的管道和机会,在生存空间和社会发展中形成“挤出效应”,以最大限度地维护既得的利益。比如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社会群体融入城市的机会;比如城市管理制度,挤压了底层群体的生存空间;比如进入一个行业的门槛正在抬高,这个门槛相当程度上正是那些既得利益者构筑的。

有专家指出,在社会等级制阶梯中,我们的大学教育已经部分丧失了生产中间阶层的功能。贫苦人家根本没有钱送子女上大学,即使苦苦挣扎,大学毕业后,仍然要面临失业的危机。当然,要想不失业还得要经受“零月薪”的残酷考验。这一现象与有钱人送子女上名牌大学,去国外留学,或是花十几万甚至数十万元进垄断企业,形成鲜明的对比。表面上,“零月薪”是大学生求职心态更务实的表现,但根子却是无奈的选择和走向底层社会的迹象。为了缓解民众和大学生的这种挫败感,一些既得利益者于是鼓吹大学现在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但这些在现实面前,却又显得如此苍白无力,甚至让人有种悲怆之感。我们的社会似乎正在不经意地用政策编织着贫富悬殊的噩梦,我们也在期待着一个“好政策”打败另一个“坏政策”。

[责任编辑:libing] 标签:零月薪 挤出效应 资本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毕业生的零月薪之痛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