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不是息事宁人
刘琼
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的继续,让我们无法仅仅关注企业做了什么,因为企业不只是资本的附属物和营利性的生产与服务组织,同时也是占用社会成本的社会性组织。当企业自身无法解决带有社会性问题的时候,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应该怎么做?
不宜“息事宁人”
当富士康发生“九连跳”后,深圳市政府官员曾到富士康调查,并与该集团高层商讨防范措施。据报道,当时地方政府与该集团高层商讨后出台了一份“关于加强富士康及周边区域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对此,北师大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赖德胜认为:“体育设施这些疏导措施是必需的,但是完全不够。”他认为,政府已派驻工作组进去,首先要了解情况,查明这些跳楼者跳楼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要把调查情况向社会公布,因为接连发生跳楼事件,众多议论已给富士康员工造成了很大心理影响。
赖德胜认为,政府调查组应该认真调查企业中是否存在内部管理、内部制度方面的问题,而导致企业员工心理产生压力。如果有的话,政府必须采取强制性的措施,要求企业按照法律法规的进行整改。
“现在当务之急是进行危机干预,必须赶紧给富士康的员工减压,少安排他们加班,政府应该要求企业制定计划如何尊重员工,而不是只重视效率。”上海神光心理咨询中心的彭瑞林认为,有条件的话,政府应该组织心理专家团,给员工进行心理测试,找出有问题、有倾向的员工,否则任由这种自杀事件继续,会非常恐怖。
“儒家式管理”
媒体称,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台商企业在大陆的急速扩张,“儒家式管理”越来越淡了,把劳工当成机器的“机器人式的管理”则开始增强。有些台资企业表现得有些像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西方工厂——厂区犹如监狱,上工后即大家拼命照生产线的方式干活。劳工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合理的工时及福利等根本不在老板考虑范围内。
而这种 “泰罗制”的“唯效率”管理方法,在赖德胜看来,让劳动者就像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享受不到生命的乐趣与自由。这种无法预见未来的群体氛围,足以让自杀成为脆弱的个体的解脱。
赖德胜注意到,在珠三角工业地区像富士康这种“企业办社会”的现象很多,有些企业重视的只是经济属性,而不会考虑社会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不只是创造财富,也要将创造的财富与创造财富的人分享。”赖德胜说。
对于愈演愈烈的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有媒体认为,政府不宜用“息事宁人”、“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态度来处理,而资方也应体会到,跳楼事件接连出现,乃是公司的制度与文化有了偏差,它与风水命运无关,因此请什么高僧来作法或祈福其实是没什么意义的,公司能不能推出一系列的新做法,也许更重要;企业在劳资关系上必须更加努力,才能得到员工的感谢与尊敬。
相关专题:富士康员工频现非正常死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http://y0.ifengimg.com/detail/img/sin.jpg)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