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中资金融机构摩拳擦掌备战小QFII
本报记者 钱杰 余?�
“小QFII”的整体规模虽然不可与A股市场规模同日而语,但对于在港的中资券商和基金公司来说,这是一块十分诱人的“蛋糕”
积极备战
“如果这个制度能够推出,对我们这些在港的中资券商来说肯定是一大利好。”多位香港中资券商的负责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都表示,十分期待“小QFII”的放行。他们都认为,这将大大增强中资券商在香港的竞争力。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目前大部分中资券商在香港的盈利主要来自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对业绩的贡献微乎其微。这一方面是因为中资券商在港销售渠道少,另一方面是因为品牌知名度不高,对港股市场的了解不如外资大行。
“我们的母公司在内地有强大的投研团队,对A股的了解明显超过外资券商,所以我们推出的人民币基金产品肯定比QFII有优势。国泰君安国际的一位负责人十分自信地表示。他介绍,国泰君安国际早已向证监会提交了开放人民币QFII产品的建议,公司目前已经储备了不少有意投资A股的国际客户,各方面准备都比较充分,只要监管层一开闸,国泰君安国际马上就能推出人民币投资产品。
除国泰君安国际外,年初收购了大福证券的海通香港也是最有实力推出人民币产品的中资机构之一。大福证券去年底已获得香港证监会的发行公募产品批准,也是最有实力金融海啸之后香港监管部门批出的唯一公募产品。海通(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与大福证券集团于今年3月完成业务整合,5月以来双方工作人员实现共同办工,而资产管理业务正是海通香港准备重点出击的业务。
步调不一
当然,在迎接“小QFII”的准备工作上,在港中资券商的步伐明显不一。以国泰君安国际为代表的券商系证券公司明显跑在前面,而交银国际、农银国际等银行系证券公司尚没有资产管理业务或公募产品发行牌照。“我们现在只能发行私募基金,还没有申请到公募基金的牌照,就算现在向香港证监会申请,最快也要3-6个月才能批下来。”一位香港中资券商的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坦言,公司跑得比较慢,恐怕喝不到“小QFII”的准头啖汤”了。
在港中资基金公司同样看中“小QFII”推出带来的发展机遇。目前,华夏、嘉实、南方、大成等多家基金公司在港设立了子公司,嘉实基金收购了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的在港业务。但由于进入香港的时间较晚,在客户储备、产品准备等方面的工作整体落后于中资券商,在港中资基金公司发行的产品数量有限,而且以私募性质为主,整体看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过,国内基金公司在A股投资方面的实力是其最大的优势,华夏、易方达、南方等公司都在国内建立了庞大的投研团队,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消息人士透露,大成和南方基金的香港子公司有望入围首批“小QFII”试点。
相关专题:小QFII呼之欲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