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富二代成长:要不断净化社会环境 弘扬正确荣辱观

2010年07月24日 17:09
来源:www.juecets.com 作者:任小琴

0人参与0条评论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富二代”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时代背景、社会文化、家庭教育造就了他们的独特性,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富二代”现象越这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国市场文化的缺陷,也成为当前社会发展和青少年成长的隐忧,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与思考。

杭州骇人听闻的富家子飙车事件,使“富二代”再次粉墨登场,走入公众视线。事实上,早在2004年,罗雪挥、潘丽就曾在《新闻周刊》上指出:“一个靠继承财富,自然拥有资产的新‘富二代’阶层开始随着民企一、二代交班而逐渐形成。”踏着改革开放的节拍,中国最早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已经开始向子女们移交财富。“富二代”开始登上新中国的历史舞台。

纵观古今中外,“富二代”从来都不是一个新鲜的阶层。而为何当代中国的“富二代”们如此与众不同,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现象?这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中国的市场经济行为文化、教育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市场文化的某种缺陷。

一、当代中国独特的“富二代”现象

当代中国的“富二代”是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后代。他们大多于20世纪80年代出生,继承数目可观的家产。父辈的努力将他们推上金字塔塔尖,成为没有经历过打拼的“社会精英”和“强势群体”。但他们往往不思进取、生活奢侈、骄纵妄为,对社会特别是对青年有着巨大的影响。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富二代”现象还不是很突出,因为他们还没有长大。而近些年,在人们享受改革开放30周年成果的同时,“富二代”现象也越来越突出,使公众不得不产生焦虑。由于“富二代”身处特殊的时代,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第一批依靠合法继承取得巨额财富和社会地位的青年人,无论从横向还是从纵向上比较,当代中国的“富二代”都有其独特性。

(一)纵向比较

当代中国“富二代”教养缺失。应该说,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其实是相当成功的,尤其在唐代之前,士族极其重视子弟的品德与人格教育。当时的选拔人才是通过“察举”,一个士人必须在社区有较好的形象,才有资格获得推荐。因此,社会有了所谓“世家”,其前提是“累世经学”,即父子、兄弟世代传习儒家经术,再由经术而从政,形成所谓“累世公卿”。士族政治当然有很多弊端,但也看出,士族的教育还是比较成功的。唐代以后,皇家开科举取士,这个时候人们更加重视知识,而忽略孩子的人格培养。虽然权贵或有钱人家娇惯放纵子弟屡有发生,但他们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在道德伦理的支配下,不会出现严重的教养缺失。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很多都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在孩子身心成长的阶段,他们大多忙着打拼事业,根本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只好以金钱补偿对子女思想道德的忽视。加之“富二代”的成长期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时代,思想观念的急剧碰撞,西方文化的入侵,种种因素导致了当代中国“富二代”教养缺失。

(二)横向比较

中国“富二代”人格教育缺失。我们很容易就会看到中国的“富二代”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富家子弟的区别。梁任公在《新民说》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英人常自夸曰“他国之学校,可以教成许多博士、学士,我英国之学校,则只能教成‘人’而已”。人者何?人格之谓也。这似乎是英国的社会习俗与教育传统,即训练有德行、有用处和有才能的人。而在中国,学校教育一开始就特别偏重知识灌输,忽视人格培养。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人们以金钱的多寡作为衡量人生成败的唯一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和学校要求孩子的仅仅是知识、考分。富一代交给孩子的通常只是成功学,甚至是厚黑学。与西方不同,中国的新富们大多改革开放之后产生,只有10多年的积淀,经历了艰苦奋斗的他们,很容易产生“不想再让孩子吃苦”的想法,过度呵护溺爱,没有培养孩子一些重要的性格和品质,直接导致孩子人格上的不健全,使“富二代”缺乏责任心、同情心,缺乏公共精神。不论在什么场合,只考虑自己的便利与得失,甚至漠视他人的生命,参与黑社会活动等。浙江飙车案、四川富家子开车连撞五车、重庆重大黑社会犯罪等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这是“富二代”教育最大的失败。

如今。“富二代”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阶层的代名词,它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文化的种种缺陷,也反映了当代中国的社会矛盾,应予以高度重视。

二、“富二代”现象折射出的市场文化

“富二代”阶层在任何社会都是存在的,但在当今中国,我们看到的“富二代”现象却更多地将财富变成一种恣意妄为的靠山,助推社会不公、分化甚至对立,并且这种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从而使民众看不到财富的善良意义,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走向。当财富成为对公众的伤害,成为导致不公的源泉,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事实上,这已经不仅仅是“富二代”阶层的问题,这种现象从更深层次折射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文化的某些缺陷。

(一)当代市场文化冲击中国传统道德伦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文化理念、生存状态、道德标准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市场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强烈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在义利之间是明显偏重于义的。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利的追求仍羞羞答答、半遮半掩,这使得市场文化一度在中国举步维艰,然而追求利润始终是市场文化的核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可以光明正大地谈论金钱、崇拜财富。年轻一代更是视财富为炫耀攀比和目空一切的资本,对传统文化中的“礼义廉耻”不屑一顾。面对来势凶猛的市场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义利家庭、人伦等精神受到巨大的挑战和冲击。

(二)市场文化中的“消费主义”畸变

“富二代”的消费观折射出我国的“消费主义”畸变。在市场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消费主义”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主宰力量之一,人们的传统消费观正逐渐被适度奢侈和透支的理念所代替。当今的消费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不再仅仅是利用商品使用价值,它具有象征性、攀比性、自我性等诸多特性。调查显示,有逾七成的青年表示自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地卷入了象征消费的行列。男生的皮鞋、领带、手表,女生的钱袋、化妆品、耳环等无一不被赋予超越其本身使用价值的新含义。在这种环境下,“富二代”理所当然成为引领奢侈品消费的主要力量。同时,超越自身经济实力的“后排观众”也成了中国奢侈品消费的新推力。从“小资派”到“月光族”,从“明星崇拜”到“名牌情结”,市场文化中的“消费主义”悄然变质。

(三)文化市场传递的不良信息

所谓文化市场,是指按价值规律进行文化艺术产品交换和提供有偿文化服务活动的市场,包括报刊、杂志、网络电视剧、歌舞会等等。可见,文化市场与市场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概括地说,市场文化的外延几乎包括了所有文化市场。随着我国进一步开放国门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当前的文化市场不容乐观,不良商人为了赚钱宣扬色情、凶杀、暴力、恐怖等追求感官刺激的文化产品,加之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产品的进入,心智不成熟的青年受到巨大的冲击,追求电影里展示的所谓“时尚”的生活方式,例如飙车、炫富、豪赌、逞强斗狠、是非不分,更有甚者将腐败堕落的情节当作崇拜的对象加以模仿,如果说一般的青年还只是小打小闹,那么“富二代”的玩世不恭便鲜明地折射出这样的文化垃圾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大众对“财富”的适应度低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一切经济活动均由行政部门统一安排、统一计划。这使得中国民众在财富的持有上长时间处于相对贫乏稳定的状态,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并不大,一切都因循守旧,毫无活力可言。久而久之,这种稳定性、持久性和保守性造成中国民众对新文化的心理适应度极低,没有形成正确的财富观,在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日趋增长的财富时显得无所适从。例如把“崇尚财富”误解为“唯财富论”,把“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误解为“享乐主义至上”,面对巨额财富时容易自我膨胀。

三、“富二代”现象的隐忧与思考

对于“富二代”现象的滋生和蔓延,笔者对某高职院校2007级学生作了问卷调查,为了使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笔者选取了学院三个大系:教育系、外语系、计科系,进行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表800份,回收603份,回收率75.4%。调查结果如下:

问题一:你如何看待“富二代”?76.8%的学生认为“富二代”生活奢侈腐化,不懂努力,是当今社会堕落的一群,让人瞧不起。4.9%的学生认为“富二代”能否成才取决于“富一代”的教育。8%3%的学生认为“富二代”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是精英。

问题二:你认为“富二代”对社会有什么影响?80.4%的学生认为“富二代”对社会有恶劣影响,13.3%的学生认为他们对社会影响不大,6.3%的学生认为他们对社会有积极影响。

问题三:“富二代”是否会引致社会不公?85.04%的学生认为富二代可以用钱搞定一切,不公显而易见;9.05%的学生认为说不好;5.01%的学生认为不会。

问题四:你如何看待人们的仇富心理?56.3%的学生认为这是人们对社会不公的一种发泄,39.4%的学生认为这是因为富人做得太过分,4%3%的学生认为这是穷人的嫉妒心理。

从调查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青少年对“富二代”的态度总体是排斥和反感的,这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仇富”,因为它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第一,“富二代”现象隐喻起点不公。《中国青年报》调查发现,61.1%的“90后”认为出身背景、家庭财富、父母关系、学校好坏等因素对自己的成长有重要影响,会让同龄人在无形中划分出三六九等。有关人士早就指出,幼儿园已演绎成幼儿阶层分化的分水岭,由于金钱和权势的作祟,幼儿教育日益昂贵和贵族化,使得孩子从幼儿阶段就开始“阶层分化的分这是起点不平等的现实隐喻。事实证明,越是处于较高等级的人就越有可能更上一层楼,而越是处于较低社会等级的人就越受到限制。当大多数平凡人家的青年强烈地感到由于出身和家庭等因素限制发展时,便折射出“富二代”现象深层的社会危机。在一部分社会成员享有机会资源的同时,剥夺另一部分社会成员的机会资源,使部分“穷二代”成为分化和竞争的社会牺牲品。

第二, “富二代”现象动摇青年财富观。我们多年的教育,致力于使青年能懂得依靠自己的一技之长,靠诚实、信用、勤劳去获取财富,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少年强则中国强,而正确的财富观对于青年的成长至关重要。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富二代”的出现,使青少年的财富观发生了动摇和变化,他们已经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靠勤劳、节俭和个人奋斗积累财富,然后合理消费。他们周围出现了一大批依靠继承财富的“新贵”,这对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构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当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俗语,变成了今天“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的无奈感慨。尤其是目前“富二代”的炫富行为,使青少年的价值观偏移,认为财富是唯一值得追求甚至不择手段追求的东西,人生的价值变成了拥有别人羡慕的目光。

“富二代”的奢侈品消费和享乐主义,对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示范作用”,从根本上动摇了青年的财富观。

第三,“富二代”接班对社会的影响。中国有多少“富二代?据全球最大投资银行之一——美林集团统计,大陆仅千万富翁就已接近24万,而所有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占了八成。按照正常的自然规律,这些民营企业的“富二代”将在未来十年里,随着父辈的老去而陆续接班。财富的传递很容易,在任何国家,企业家都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富二代”能否如他们的父辈那样,让企业顺利经营,这不仅仅是他们家族的问题,而成为整个社会的问题。交接班不顺导致的企业倒闭、破产,将对社会就业、国民经济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而事实上,任意妄为的“富二代”们已经让这种危害开始出现并有逐渐严重的趋向。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代中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隐忧。

四、结语

社会上有富人也有穷人,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但当代中国的“富二代”现象传递的是种种令人担忧的信息,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加剧社会分化、对立,甚至影响青少年的身心成长。如何教育这些“富二代”们使其珍惜手中的机会与财富,肩负起社会责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应当不断净化社会环境,弘扬和坚持正确的荣辱观导向,让青少年分清美丑善恶。从教育和舆论上大力强调能力观念,不管上辈们留下了一个企业,还是一栋房屋,还是一无所有,都应该自强自立、艰苦拼搏。而对于“富二代”现无论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应该加强人格教育。在获取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做人”,让他们懂得财富是一种责任,要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文明进程的大格局思考自身行为。此外,更重要的是从制度和法律上保障青年起点公平,保障资源合理分配,保障人格人权平等。只有这样,才能不让财富毁了青年一代,才能让经济刚刚起步的中国健康稳定地发展。

[责任编辑:zhangyw] 标签:富二代 当代中国 中国传统道德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生不逢时的富二代?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