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治PE腐败须从源头着手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股不断发行上市,PE腐败已越来越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国信证券李绍武案、备受质疑的立思辰“80后”女孩财富神话、易联众小职员一年后的暴富奇迹、保荐代表人持股、“直投+保荐”的暴利等,显然不应再被解读为独立事件与偶然现象。它们不仅是相关单位或人员逐利的产物,更是PE腐败的必然产物。
按照《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只要保荐机构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重要关联方持有发行人的股份合计不超过7%,保荐机构保荐发行人上市就是合规的。而现实却是,只要个中存在利益关联,保荐人的勤勉尽职、独立、客观和公正就无疑会大打折扣。例如,锐奇工具的保荐人为平安证券,去年8月,平安证券旗下的平安财智投资1392万元入股锐奇工具,今年6月7日,创业板发审委通过锐奇工具的首发申请。从投资入股到“立竿见影”,平安财智只用了10个月的时间。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你为我保荐,我让你入股,几乎已成为“直投+保荐”模式的潜规则。在PE腐败的背后,无不闪现着利益捆绑与利益交换的身影,否则,一家运作正常的企业凭什么让“后来者”不承担风险而将暴利拱手相送呢?
无论是突击入股,还是突击转让股权或是代人持股,都是PE腐败的表现形式。尽管不能排除其中存在正常的成分,但毫无疑问,在利益驱使下,“非正常性”更多。监管层显然已意识到PE腐败的严重性与危害性,今年6月,证监会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将加大保荐业务违规处罚力度。对于突击入股等行为,相关股份拟延长锁定期,从1年变为3年。不过,笔者以为还远远不够。
要惩治PE腐败,须从源头着手。(私募)股权投资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希望借助于资本市场的退出通道套现,并享受高溢价。因此,把好上市关就显得尤为重要。除了严格要求保荐机构尽职调查外,对于两年之内存在突击入股、股权异常转让等行为的发行人,监管层不妨不受理其首发申请;对于2-3年之间突击入股或转让的股权,建议将其锁定时间延长3-4年;对于存在隐瞒事实、造假上市等违规行为的上市公司,则应责令其火速退市,投资者的投资亏损由上市公司全部承担。只有增加PE腐败的成本,PE腐败现象才能得到有效抑制。
相关专题:PE寻租:揭开IPO潜规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