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地方债总额可能达6万亿 巨额不良资产或毁银行业改制成果

2010年08月23日 19:27
来源:英才

0人参与0条评论

银行作为与地方债休戚相关的一方,一旦因地方债再次积聚巨额不良资产,那么中国银行业改制的成果将付诸东流。

文|本刊记者 王瀛

地方债的规模究竟有多大?一直说法不一。数据显示,全国3800多家地方融资机构,管理总资产8万亿元,地方政府的负债已达5万亿元,平均负债率高达60%以上。有的则称,地方政府所设投资工具积累的债务总额达6万亿元。

根据审计署公布的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审计的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地区政府性债务余额合计2.79万亿元。

有评论认为,融资平台的背后是地方政府举债,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政府性债务。由于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不能打赤字,这种举债行为又必然以较为不公开的方式进行,从而掩盖了地方政府债务负担的真相,不利于地方债务风险的防范,而地方政府违规或变相提供担保,偿债风险日益加大。

6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年内清查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对融资平台公司进行清理规范,并提出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

《通知》指出,对只承担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且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偿还债务的融资平台,今后不得再承担融资任务,相关地方政府要在明确还债责任,落实还款措施后,对公司做出处理。

倒逼货币发行

目前,地方债的发行已经纳入预算管理,但是大量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还并未被纳入其中,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又立于预算体制之外,也是导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增大的重要原因。

关于地方债的风险热议不绝于耳,那么到底地方债的风险有多大?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部教授时红秀表示,地方债风险分微观与宏观两方面。微观上,如地方政府及其融资平台,一旦投资项目收益无法清偿债务,可能会产生拖欠,而向其贷款的债权人——银行、信托或其他非金融机构乃至个人,积累不良资产,可能诱发债务危机。

“如果仅仅是微观层面的风险,无论是各级地方政府还是其平台公司,都不存在支付危机和破产风险。主要风险还体现在宏观层面的风险。”时红秀说。

地方债务问题将成为宏观调控的干扰。在土地财政推动下,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意图被地方政府用各种手法予以抵消。一些以政府土地储备作为资本金注入的开发投资公司,依靠地价作为融资保障。很多城投公司获得了土地估价60%—80%的银行贷款。要得到更多的开发资金,至少在账面上,地价越高越好。因此,未来几年中,地方政府推动地价上升仍是其必然选择。

另外,银行作为与地方债休戚相关的一方,一旦因地方债再次积聚巨额不良资产,那么中国银行业改制的成果将付诸东流。银行通过引进多元投资者,中国银行业完成的股份化改制还没有多少年,为进行这种改制而剥离的2万亿不良资产尚未消化完毕,如今又有巨额不良资产注入,不但使银行改制功亏一篑,最终伤及的还是全社会的信用体系乃至市场机制。

“更为严重的是地方政府债务最大的风险将会威胁到国家货币发行权的稳定性。”时红秀表示过度的公共债务,将会导致银行体系、债券市场的不稳定,引发系统性风险。要避免出现这种局面,政府一方面要设法扶持这种金融机构别倒闭,即将银行业不良资产剥离和再注资;另一方面对储户存款安全提供保障,否则金融机构倒闭将引发社会动荡。

[责任编辑:zhangzj] 标签:null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