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裴长洪: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需要服务业的支撑和增强

2010年08月26日 16:41
来源:凤凰网财经

0人参与0条评论

凤凰网财经讯 2010年8月26日上午,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主办的第十四期“经济每月谈”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二楼多功能厅举行,本期主题是“服务经济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裴长洪认为,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需要服务业的支撑和增强。以下为文字实录:

谁可以做核心企业?这种核心企业一般依靠优势的资源,这种优势的资源不一定是资本、技术,可以是品牌,可以是最终用户的认可和信任。比如一个杭州的案例娃哈哈矿泉水,这是一个营业额超过五百亿的企业,不过是卖钱塘江的水,不断在全国各地建立营销网络,尽管生产外包和营销外包都使用这个品牌。卖钱塘江水也是娃哈哈,卖黑龙江水也是娃哈哈,卖黄河的水也是娃哈哈。所以,这个核心在杭州下沙的核心企业就是管理这个供应链体系,因此它节约了投资,节约了的企业的成本,提高了品牌的影响力,使自己变成一个服务型的制造企业。

我们制造业的竞争优势需要服务业的支撑和增强。在中国现阶段,低技术劳动密集型制造的必然性相当长一段时间会存在,工业化普及和传统制造业向东西部转移,生产日益分散化与市场的连接产生了矛盾,需要生产性的服务业来解决这个问题。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迫切性,从国内经营领域来看,要求在流通领域提供物流、资金、通关、结算,才能保证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期间,我们国内的一些企业已经创造这样的经验,抵御危机有一个重要的经验,一些企业从外贸代理制向其他的服务领域延伸,一些商业企业扩大自己的服务范围,为很多的中小制造商提供服务,把各种的服务引进外贸生产经营领域,这样的做法形成一种生产性服务的连接,它就使中小企业的生产制造成本降低了,弥补了国内低生产成本被削弱的历史因素,外贸企业把供应链服务通俗的称之为“抱团取暖”,前两年媒体介绍有一些企业抱团取暖抵御金融危机,我说去企业看看,到企业去调查,实际上是利用了生产性服务和供应链管理这样的经验,这是对经济学家而言。对媒体来说形容得很形象是抱团取暖,实际上运动生产型服务发展支持制造企业链的经验,而且涌现一些优秀的服务企业,像厦门嘉晟外贸公司依靠扩大为企业的服务,形成供应链服务模式,创造了2009年进出口业务经营额突破5亿元,成为厦门最大的营业外贸公司,而且他的经营额同比上涨20%。我们中国现在的外贸出口事实上是一种带引号的离岸外贸,这些服务供应商只能服务到货物离境,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一半是我们自己的第一成本制造,另一半是海外服务供应商高效率的服务。将来我们生产性服务还要延伸到海外去,还要延走出去”,继续扩大我们对海外服务供应的链条,来形成对中国制造产品和出口产品竞争力的支撑因素。

[责任编辑:zhangzj]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