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专家:收入倍增可能产生物价倍增 恶化低收入者生存状况

2010年08月30日 02:16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刘金贺

0人参与0条评论

刘金贺

与中国多年来保持GDP两位数增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居民收入的相对停滞。与此同时,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的缺陷,已使中国成为世界上贫富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世界经济的低迷使中国多年来依赖的外需型发展模式面临终结,中国将被迫进行经济结构转型,内需型发展模式已被列为国家发展战略。

此时,有关部门和专家提出仿效日本上世纪60年代初期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引来众多关注。事实上,中国能否实现国民收入相对于经济增长的大幅提升,是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

居民收入增加进入政府规划

调整居民收入分配的大背景,是中国经济要努力走靠内需拉动的经济发展方式。

此次危机影响之下,国内外市场环境的改变迫使中国对现有经济发展方式作出调整。随着欧美市场及全球其他主要市场步入调整或衰退,过去几年内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出口面临打击,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思路受到制约。

另外,依靠政府投资的增长方式的弊病日益突出。2008年中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推出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以政府主导投资的方式实现了经济的“保8”,但却无助于提升居民的消费。不仅如此,以经济刺激名义地方政府大肆举债,土地财政模式依赖加剧,而且导致全国房地产市场泡沫进一步吹大。

因此,在出口和投资进一步发展受限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居民收入分配进而拉动国内居民消费,就成为中国现实情况下的唯一选择。其重点方向就是如何使居民消费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继续增长的内生动力,以填补外需和投资下滑导致的产能过剩问题。

而实现这一点的关键,在于居民收入能否随着GDP的增长同步或更快速增加,以及如何解决目前收入的错位分配与贫富差距。

实际上,一方面中国经济体量快速增加,并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国民并未从国民收入“蛋糕”增大里面获益,中国人均收入水平较低,贫富分化日趋严重。

目前中国GDP水平已经居于世界第二位,但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8858元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元,在发展中国家中都排名靠后。中国的基尼系数也较高。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导致中国市场出现一个奇特现象:一方面是居民消费相对乏力,另一方面,中国却是世界上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市场。

正因如此,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此背景下,6月份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员提出了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该计划指出,首先,中国具备了实施计划的基本条件;其次,从实施的路径上,如果工资年均增长15%以上,约5年时间就可实现工资倍增。

这个想法的提出是借鉴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0年,日本池田内阁为了推动日本经济的发展,采纳经济学家下村治的建议,宣布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这场新经济运动成为日本经济起飞的基础和转折点,1967年日本提前完成翻一番的目标,国民收入增加了一倍,1968年日本成为西方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

在客观条件上,中国GDP增速现在还在8%以上,最重要的是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了4000美元,已具备了实行工资倍增计划的条件。

[责任编辑:madj] 标签:收入倍增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