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寿臣: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富民”
王寿臣
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
10年来,四川省共投入扶贫资金1003亿元,解决了142.5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改善了530万低收入人口的生活质量。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9.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从420万增至2023万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10年来,我省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0年前的5478元增至13904元,年均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814元增至4462元,年均增长9.2%。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10年前的43.9%降至40.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59%降至42%。(见2010年8月31日《四川日报》)
看了这一组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数字,令人兴奋不已。不能说这些数字是百分之百准确,但是比起统计局那些想当然的统计数字来,其真实性是不容置疑的。真不真实老百姓看得最清楚。其中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农村环境和农民居住条件的大幅改变。
10年来,四川省解决了142.5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改善了530万低收入人口的生活质量。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9.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从420万增至2023万人。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经济发展了,如果让老百姓看不到经济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实惠,那么,这样的经济再辉煌,也是没有意义的。民为邦本,只有国家和民众共同富裕了,才有资格说是国家富强。民众的爱国心才会愈加强烈。
多年来,地方政府在民生投入上显得很小气,缩手缩脚。而在“政绩工程”上则颇有豪气,一掷千万亿万,眼都不眨。“政绩工程”实际上是官员的“面子工程”,是做给上面看的。为的是让上级官员通过对“政绩工程”的肯定而达到升官的目的。这个“政绩工程”从另一个角度看,是个“富官工程”。在民富官工思维的主导下,城市成了官员施展拳脚的练武场,今天挖明天填,今天建明天拆,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劳民伤财,徒有其表,老百姓不堪其扰怨声载道。
官员们为什么漠视民生工程的投入?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民生工程的是一个漫长的工程,不像建大广场、大马路、豪华政府大楼那样立竿见影。最根本的还在于对老百姓缺乏感情,漠视民生工他们心里的为人民服务,不过是为上级服务的一个口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是说说而已。为官一任,城市被当成了面团,揉来揉去,搞得不伦不类。然后,一纸调令拍拍屁股远走高飞,只留下一堆烂摊子。那些好一点的县市,也只有城市看上去像那么回事,明晃晃的衙门,进进出出的轿车,好不威风。而出了县城则是另一番景象,农民的家园破旧不堪,房屋不挡风不遮雨,有的农民迄今连基本的温饱都无法解决。
改革开放几十年,不尽人意的就是对民生建设的投入不足。最近几年,中央政府把民生建设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加大了投资力度。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四川作为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农村人口众多,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是,通过近十年的努力,整个四川省不仅仅是成都的外在名气了,一个明显的感觉,不仅是城市漂亮了,农村也面貌焕然。这一切,全在于四川省政府对民生建设的高度重视。四川重视民生建设给人们带来的启示是,经济发展的极致就是富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