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基金一对多首年运营业绩分化 首尾相差逾30%

2010年09月06日 01:17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江沂

0人参与0条评论

基金公司收益难覆盖成本

□本报记者 江沂 深圳报道

截至9月4日,第一只“一对多”完成募集已经满一周年了,从去年9月成立的“一对多”看,业绩出现分化,有的已经为投资者创造了30%的绝对收益,有一部分“一对多”基金净值仍难达到业绩比较基准,净值甚至在一元左右徘徊。对于基金公司来说,管理费、分成费收入仍难覆盖高昂的成本,公募养“一对多”仍是普遍现象。

首年运作盈利有限

一年前,基金公司积极参与“一对多”,大多是想改变基金的盈利模式,但从运行一年的情况看,基金能够获得的盈利分成仍然较小,主要原因是业绩出现分化。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3日,首批“一对多”产品中,近三分之一的首年收益难以超过10%。

据好买基金统计,在业绩提取基准上,首批“一对多”不同类别的产品有明显的差异,偏股型的处于6%-10%之间,偏债型的则普遍在3.5%以下。从提取比例来看,绝大多数产品都是20%,也有一些抽取比例甚至低至15%或10%的。由于“一对多”净值没有统一的披露渠道,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上周末,从目前一些运营满一年盈利状况较好的基金看,盈利超过20%的仅有几只,其中,一只公认的业绩领先的基金运营接近一年的收益达到33%,也就是说,抽取比例仍然难以超过总规模的5%,这意味着一只规模达到一亿的基金,取得的业绩分成难超过500万元。

“目前看来,‘一对多’要改变基金盈利模式,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深圳一位“一对多’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从目前募集的资金看,“一对多’募集规模在5000万到1亿的为多,以1%的管理费提取,一年收取的管理费才100万,“这还不够支取一位知名基金经理的工资呢,更不用说支付出差调研的费用了。

据了解,这只盈利较好的“一对多”,初始规模2.3亿,由两名投资经理管理,而且他们以前曾经在券商或基金公司从事资产管理工作,管理成本自然高些。当然,还有一些“一对多”由投资总监亲自操刀,而业绩难以超过1.1元,这意味着这部分“一对多”只能靠收取管理费来维持运营,但收取来的管理费还难以覆盖投资总监一年数百万的年薪。

殿后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或提高

国投瑞银基金管理公司专户投资部总监刘新勇认为,“一对多”业绩分化,除了市场震荡下行,“一对多”缺乏对冲工具之外,各家基金公司对专户业务的定位、重视程度、投研团队的配备、产品的设计、投资理念不尽相同,也是一个重要因素。“1年的考察时间还太短,无法全面判断它的整体表现,应该经历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再来考察可能更加客观。分化是难以避免的,我们也应该看到有部分基金公司的‘一对多’专户业务已经脱颖而出。

尽管“一对多”收益难以覆盖成本,但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有一些基金公司仍在扩充“一对多”队伍,甚至从其他公募基金的团队挖人。刘新勇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我们现在专户投资部有7名投资经理,还有数位研究员,未来仍会有优秀的人员加盟。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渠道了解的情况,9月,首批成立的“一对多”会迎来一年一度的开放日,目前一些银行总部提出要求,若“一对多”产品延期运作,则要求延期后一年收益达到16%以上基金公司才可以提成,这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意味着“一对多”团队的投资期将进一步延长。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基金 业绩 证券报 盈利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