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碳交易所未来或只剩两家

2010年09月14日 02:18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0人参与0条评论

专访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项目主任杨富强

陈晓晨 江艾欣

本次“夏季达沃斯”论坛聚焦“可持续增长”。作为推动可持续增长的一种手段,碳交易所已经成为投资者热议的新兴事物。

日前,国家发改委人士透露,将于近期出台《自愿减排管理办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作为气候变化谈判和碳市场问题专家,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项目主任杨富强在“夏季达沃斯”会场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专访。

第一财经日报:怎样看待发改委近期将出台的《自愿减排管理办法》?

杨富强:我们的目标不是绝对减排,而是采用相对减排指标,就是2020年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这种情况下,建立碳市场有一定难度,但也是可以的,要先行试点,看看发展过程中会有什么问题。

日报:企业为何参与自愿减排?

杨富强:在未来市场占有率、对消费者的影响力、推广产品等方面,是有好处的。自愿减排可以认为是企业负起了社会责任。如果希望通过自愿减排能获得碳市场上的收益,恐怕还为时过早。

日报:怎么看各地纷纷建立环境交易所(或碳交易所)的情况,甚至一些较落后的西部省份环交所都已经挂牌?

杨富强:环交所也要有资源支持。比如,谁会到贵州去进行碳交易呢?一个省范围内的交易还是太小。而例如欧洲,整个欧洲是一个碳市场——假设法国或德国要单独成立交易所,这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交易量不够大。

日报:你认为我们未来是要一个碳交易所,还是几个?

杨富强:未来我估计会“树大霸地”。交易所在竞争合并过程中只会剩下几家。未来的国内碳交易所也许只会有两家左右。

日报:关于现在的低碳产业和碳金融,你觉得最大的潜在问题是什么?

杨富强:最大的潜在问题就是还没有一个“抓手”。碳首先是一种价值,没有价值就没有碳金融。在中国首先要有一个碳税,通过碳税来建立碳市场,碳市场就会一个价格信号,推动碳金融发展。如果这个链条没有建立起来,碳金融还是不行。

日报:碳税在碳市场之前吗?

杨富强:碳税应该是在碳市场之前,碳税赋予碳以价值。不管碳税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如果减少了碳排放就可以少交税。这样,企业能看到碳是资产而不是负担。

日报:10月上旬,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将在天津举行。你怎么看待中国承办天津会议?

杨富强:之前很多地方都已经举办了各种谈判。承办谈判不仅要花精力,还要出钱。财政部也给了很大的支持。这展示了我们对气候谈判的积极态度。

但是,什么谈判地点并不意味着能大力推动谈判结果。最后的决定权还是缔约方大会(COP)。如果认为中国承办天津会议就是要做让步,恐怕这种期望过高。

日报:在天津或在坎昆,能否制定出一个面向南非会议的时间表?

杨富强:对,我们就想这么做。要想全面推进谈判,看样子不太现实。更现实的是在某些方面有些突破,比如减少森林砍伐(REDD+)、植树造林(LULUCF)等。我们认为,资金的支持是坎昆会议最重要的(内容),因为《哥本哈根协议》里已经有规定了,现在的问题是资金的来源。

目前还是有大量工作要做。如果在资金问题上有所突破,我认为坎昆会议就取得很大的成绩;真正的全面协议,恐怕还要等到明年。

[责任编辑:liliang] 标签:富强 减排 交易所 日报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2010夏季达沃斯论坛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