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加息周期开始 央行严防通胀

2010年10月20日 02:58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0人参与0条评论

或加剧热钱流入

李彬

经历数月“加息”传言之后,靴子终于落地。昨晚,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宣布,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央行自2007年12月之后的首次加息。

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

央行数据显示,本次加息,一年、二年、三年、五年期的存款利率分别提高25、46、52和60个基点,6个月、1年期、1~3年、3~5年及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分别提高24、25、20、20、20个基点。由此,存款利率曲线更陡峭,贷款利率平缓,利差影响不明显。

多位分析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在当前并不乐观的环境下动用利率工具,可见央行对管理通胀预期的决心。但随之而来的跨境资金流入也将加剧。

本周四,国家统计局将公布CPI等经济数据,市场普遍预计9月CPI将再创新高,通胀压力再加大,同时三季度经济数据预计表现亮丽,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进一步缓解。市场认为,这是央行选择这一时点加息的原因。摄影记者/吴军 制图/郑勤韬

剑指通胀

“加息更多表明政府治理通胀的态度。目前国内正处于中型通胀风险加大的敏感时刻。工商银行投行部副处长史晨昱表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也认为,此番加息显示了央行对下半年及明年的物价走势持谨慎态度。

最新的数据显示,9月份食用农产品价格环比上升2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涨幅总体稳定,但也同比上涨约1.5个百分点。近期各地还出现了企业抢购粮食、棉花的情况。各大机构纷纷预测,9月CPI可能会创出两年来新高。

“这次可以看做是央行加息周期的开始,第二次、第三次的利率调整还会往上走。但从时间上来看,还要观察整体的经济情况和政策效果,毕竟货币政策很大程度上是走一步看一步。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本报表示。

刺破房地产泡沫

严峻的通胀形势之下,资产价格也呈现高涨之势,居高不下的房地产价格更是难以撼动。而从历史经验来看,似乎加息更大程度地成为刺破房地产泡沫的利器。

今年4月,被称为“史上最严厉房地产政策”出台,但半年过后,房价仍“高烧不退”;9月30日,多部委房地产组合拳再次祭出,地产股却因“利空出尽”连日大涨。

但连平强调,0.25个百分点的贷款利率调整对房地产来讲并不大,如果持续加息,才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

对实体经济影响小

当然,“冷冻”房价的同时,经济增长会否因加息而“受凉”也引发市场担忧。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对本报表示,虽然8月份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增长下滑态势趋缓,但加息带来的收紧银根的信号作用将导致未来经济走势变得复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陈道富也指出,在加息之前,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加权利率已经有所上升;对于其他大型企业来说,0.25个百分点的利率上浮也不会导致资金成本发生特别大的变化。

引更多“热钱”

连续数月负利率的情况下,央行均未出手;日本、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出台的国际环境下,加息骤至。无论动或不动,当前最牵动市场神经的便是“热钱”卷土重来的巨大压力。而这也是此前不少机构预测年内不会加息的理由。

美元又一次大泛滥,主要经济体的定量宽松在历史上来看也是很极端的。我们本来就有利差,现在又进一步扩大,必将对资金的进一步流入产生影响。”连平表示。

他认为,一方面,偏好高风险高收益的资金,将会进入资本市场,从而推动资产价格上升;另一部分对风险容忍度较低的资金,也会追逐利差扩大带来的收益,大量进入银行。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单月新增外汇占款持续处于高位,尽管由于欧债危机影响,5、6月增速大幅放缓,但三季度随即大幅反弹,9月更是以2895.6亿元的规模创下年内新高。

史晨昱认为,多部门应协调配合对热钱加以堵截。

“如海关要严格审查进出口贸易和进出口价格的真实性;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审核并监控生产性资金的流向;银行也要监测存款账户中的存留量状况,追踪大额、频繁异常流动情况,重点关注外汇短期流动信息;外汇局则应及时掌握外汇项目的信息变动,尤其是非居民以及个人外汇账户的开立及资金流动情况。”他表示。

[责任编辑:madj] 标签:利率 热钱 连平 百分点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