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拉瓦利恩:最低收入保障 中国低保制度的理论和证据
当现金转移支付用于消除贫困时,关于激励、目标和财政分权的理论思考开始涌现。本演讲将探讨中国的低保制度(世界最大和最雄心勃勃的通过现金转移支付的扶贫制度)的理论和现实匹配问题。该制度采用按收入调查结果支付的方式确保所有登记的城镇居民的收入高于规定的“贫困线”(该制度最近调整后已扩展至中国农村地区。)的理论和现实
在低保制度的实施过程中,所有关于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文献的思考开始涌现。从理论上讲,对穷人征收100%的边际税率(利益退出率)将导致贫困陷阱;如果收入增加100元,那么低保支付款应该减少100元。显然,这会打消穷人通过自己的手段逃离贫困的努力。
然而在实践中,低保似乎不像设想的那样。我们的研究使用了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大量横断面调查和长达两年的固定样本调查(2007年和2009年),结果显示高边际税率并未导致贫困陷阱。主要的原因似乎在于地方层面如何开展低保,即地方代理机构通过什么方式帮助“平缓” 利益退出率,事实上,这属于多发情况;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实践中利益退出率(或边际税率)不是过高,而是太低,因而不认为是最优的。
那么,这种低保制度对贫困有较大影响吗?通过多种测量方式,我们的研究表明该制度的绩效指标很好;的确,低保比发展中国家的任何其他制度的绩效都要好。然而,我们发现文献中的大部分绩效测量方式无法给项目的扶贫影响程度提供有用信息,甚至带有欺骗性。我们发现即使有测量误差的慷慨补贴,大多数贫困人员仍没有得到帮助。虽然书面显示低保将消除城市贫困,在实践中的效果却大打折扣。
我们还发现该制度导致相当程度的横向不平等。从理论上讲,国家层面的扶贫计划(如低保)的纳入标准如果实行地方差异化,扶贫很难到达全国贫困人口,减贫效果就会受到很大影响,这在实践中的发生几率取决于当地收入对低保补助额的影响大小。
我们的研究表明,更贫困的城市系统性地采纳更低的低保门槛---粗略地否定对低保需求的城际差别,导致相当程度的横向不平等,即富裕城市的贫困家庭享受更好的补助。收入效应没有强大到足以破坏低保制度的总体贫困影响,其他因素,包括未完整覆盖符合条件的低保人员造成的影响更大。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考虑到低保制度没有造成贫困陷阱,该制度在实践中没有像设计的那样起作用反而是件好事。为了更大程度地影响贫困,更接近其减贫目标,低保制度需要主要通过提高覆盖率尤其是低保线较高的城市的覆盖率的方式提高支出水平。
相关专题:中国社会科学论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