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当下要害不在通胀

2010年11月11日 01:16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0人参与0条评论

眼下,市场最关注的就是通胀和加息了。国家发改委负责人,也一改过往一定能实现今年价格控制目标3%的口径,表示全年CPI涨幅会稍高一些。从绿豆开始,大蒜、生姜、糖、食用油连番上演疯涨的“好戏”,助长并进一步强化了价格继续上涨的预期,给宏观决策带来很大压力。

尽管中国经济十分复杂,但是,主要矛盾应该是清楚的,就是经济结构扭曲。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紧紧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实现经济的长治久安。如果判断失误,把其他问题,如果判断通胀作为主要的“敌人”,可能会贻误结构调整的大好时机。笔者不能同意“中国已出现或将要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的说法。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是两回事。通货膨胀是几乎所有商品价格同时上涨而且会持续一段时间的现象。而据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和上海证券报刚刚共同发布的“中国经济景气监测预警报告”,在八大类商品中,六涨两降,显然不符合通胀的严格标准,这不是抠教科书的字眼,而是事实如此。

通货膨胀的成因有三: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预期。先看需求,中国经济主要靠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拉动,每年投资规模和增速都非常惊人,比如今年前三季,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65870亿元,同比增长24.5%。高投资当然会带来高产出。而国内居民收入,特别是工资性收入增长十分有限,内需被抑制,多年来只能靠外需即出口来平衡、消化高产出,所以不存在国内需求过大引发通胀的可能。那成本推动又如何呢,部分原材料价格在上涨,包括进口价格上涨,会增加生产成本,但中国劳动力总体严重过剩,劳动力成本不会明显上升,而资金的实际利率也很低,所以企业总成本并不足以推动通胀的形成。既然需求和成本都不能造成通胀,预期就成了唯一理由。年初提出的管理通胀预期是未雨绸缪之策,这也是这次加息的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目前出现的是价格上涨,而非通货膨胀。

有人说,流动性过剩,票子发多了,也能形成通胀。这是对弗里德曼那句名言的误解,流动性造就通胀需要条件,即商品市场存在短缺现象。而中国经济的痼疾之一,却是产能严重过剩,即便是有钱有购买力,老实说,现在市场上没有什么可以抢购的东西,因此储蓄依然是中国居民的首选。再说,央行可以让流动性充溢,但也可以收缩流动性,通过人为制造负债即央票就是很好的办法。9月央行发行了510亿元的央票,当月资金净回笼。另外,资产,如股票、房地产可以大量吸收流动性,总之,票子多了,不一定就通胀,这是当今经济不同于弗里德曼时代的新特征。

不妨观察一下,那些疯涨的商品,多数是农产品,农产品生产具有周期性,如果大量资金短期集中炒作,会造成人为紧张的假象,而且一时难以缓解,特别是那些该年度收成不足的品种更是如此。比如最近棉花、糖的急涨,都有这个特点。此时,这些农产品就具有资产的属性了。在市场流动性总体宽裕,又无处可去的情况下,棉花就不失为一种投资途径。这些炒作,难以避免,关键是管理部门信息要透明,单靠在市场上抛售储备是无济于事的。有趣的是,猪肉不在此次炒作的行列,很简单,它已被炒过n次,市场不再相信了。炒作是短期的,只要等待一段时间,泡沫自然破裂,“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通货膨胀,是一般价格指数的上涨,所以,CPI涨幅并不能代表通胀,何况,中国的CPI统计还存在食品权重过大等缺陷。前不久,厉以宁教授说,中国可以把通胀的标准抬高,从3%改为4%,引发大量批评之声。其实,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比如食品价格往往上涨最剧烈,而跟20年前相比,食品支出在居民总支出的比重早已大降,现在的CPI,并不能真实反映总体通胀水平了。

如果通胀严重,那么加息,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就势在必行,否则,政策选择就会出现重大失误。美国刚刚决定实行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正是基于其国内经济复苏乏力,市场缺乏流动性,而通胀水平很低的现实。中国经济也必须保持相对充沛的流动性,虽然政府主导的投资规模很大,但民间的流动性依然缺乏,中小企业盼望资金有如渴求甘霖,加息打击最大的,就是对就业贡献最大的中小企业们。如果因为惧怕严重通胀来临,步入加息通道,匆忙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又会重蹈2008年的失误。

所以,现在应坚定不移地紧抓调结构这个主线,切入口即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内需,减少对外需的依赖。从总体上说,这是抑制价格上涨和通胀的釜底抽薪之计。这种调整,还可以缓解外部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巨大的经常项目顺差,怎么说,也是升值难以拒绝的硬理由。一方面,人民币稳步升值,可降低进口成本,另一方面,配合国内结构调整,也为将来实现贸易大致平衡做好铺垫。如此一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尽快完善,也许是比加息更好的选择。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政府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流动性 中国 价格 成本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