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以民生为本抑汹汹物价

2010年11月11日 01:27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0人参与0条评论

汪晓波

通胀来势汹汹,物价一路上涨。伴随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不断上扬,当前物价形势相当严峻。商务部预计,近期多数食用农产品价格还将继续上涨。物价关乎民生,而民生涉及社会和谐与稳定。显然,抑制物价持续上涨的势头,已成当务之急。

这一次的物价上涨,主要表现为粮食、蔬菜等食用农产品的价格上涨。无论是从民生的体验,还是从官方结论来看,这一点已经得到确认。也正因为食用农产品关乎每一个寻常百姓家庭,当价格大幅度上扬,其冲击力可想而知。

在本周一的本报社论中,我们已经谈到,流动性过剩是造成此次物价飞涨的主要原因。国内货币供给的增速过快,以及许多国家相继出台的宽松货币政策,造成流动性过剩,进而对整体物价产生上涨压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昨天在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以及在回答网友提问时,也谈到了这个原因。在他看来,造成今年物价飞速上涨,还有天气变化、劳动力价格上升、热钱炒作等因素。今年中,“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现象的出现,就是投机炒作的结果。

现在,从维持价格总水平稳定的目标出发,政府部门对待物价飞涨问题的态度已经相当清晰,就是努力想办法进行抑制。这里要指出的是,作为一个经济现象,物价的涨跌主要由其内在规律决定——当然,这也不意味着政府的“有形之手”就无所作为。

我们认为,面对这一轮物价的不断上涨,从政府作为的角度讲,应将短期措施与长期考虑相结合。也就是说,有些手段是治表的,甚至有副作用,但能救急;有些措施是治本的,但苦于“两难”境地,短时间内很难发力。有些因素,比如一些产品对外依存度较高,而定价方面又缺少话语权,或者其他国家造成的流动性过剩,只能通过政治、商业的博弈来求得解决。

短期而言,抑制物价上涨的主要落点,在于积极调节物资供需,加大产品生产。保障消费品的供应,其意义怎么说都不为过。过去许多地方实施“菜篮子工程”,积累了不少经验,其中一些好的做法,现在应该继续发扬。如果食用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能够基本平衡,即便当中有一些热钱炒作因素,物价的总体稳定也还是能够保证的。

同时,须对一些不合理的收费进行政府行政干预,平抑价格,并努力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倒手次数。重庆一家都市报近日做了一个有意义的报道,记者追踪一公斤萝卜的流转过程,在8小时内,出土价为9角的萝卜上市卖到了3元。从这个例子中可以清楚看出,过多的中间环节导致蔬菜价格的不合理上涨。

另外,根据物价总水平波动情况,适时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生产、生活的补贴力度,也是必要之举,充分体现以民生为本的情怀。包括对市场秩序的维护,对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行为的打击,亦是题中之义。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非食用农产品需求过快扩大,以及总需求加快增长的苗头,需要警惕。这意味着,稳定价格的重点应该放在增加短缺产品供给方面,同时注意控制非食用性农产品需求的增长。

长期而言,稳定价格当从货币角度入手,从民众收入增长与物价上涨相匹配的角度入手。就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而言,一方面,必须适时进行货币政策的微调,适当收紧货币供应的增速;另一方面,也要拓宽市场中的投资渠道,以避免过剩资金总在几个地方打转。

其实,从货币政策部门近日的一些动作来看,微缩的信号已经明显。包括出人意料的加息和年内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都反映出决策者对通胀形势的担忧。当然,货币政策如何相机调整,不是只考虑物价一个变量。面对可能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货币供应方面需要更为审慎。很多时候,相关政府部门考虑问题,不能只从金融逻辑出发,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率,还要考虑到民众对物价的承受能力。

长期来说,要消弭物价上涨给民生造成的过大压力,还要从调节收入分配,让普通民众充分分享经济发展果实的角度发力。经济增长与分配环节的更为健康有序,将大大缓解物价凶猛上涨带来的压力。

[责任编辑:lizy] 标签:物价 农产品 价格 食用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