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金饰业现潜规则:成分掺假 生产分包

2010年12月01日 02:19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0人参与0条评论

刘琼 崔丹

金饰业“潜规则”:

●成分掺假成厂商谋利重要手段

●层层分包导致生产环节缺乏监控

●检测机构众多,鉴定证书五花八门,谁费用便宜就用谁的

●售后服务不执行“三包”规定,维修容易退换艰难

“即使这些品牌珠宝店都有K金产品成分不足的问题,难道每买一件首饰都要拿去检测?”

近日参加上海婚博会的张小姐在会场首饰柜台前徘徊困惑。11月份北京市工商局对24个企业56款珠宝首饰进行抽检的结果公布后,周生生、每克拉美、瑞景行、百利金等企业都上了问题产品黑名单。成分掺假让金饰行业陷入“三聚氰胺”式恐慌。

成分掺假:行业潜规则?

自周生生18K金产品被曝出含金量不足问题后,深圳当地一家最大的黄金首饰加工制造商反而变得更忙了,“出现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货品供应问题。”该公司一名高管称。

周生生事件引发了许多金饰零售公司开始审视自己的供应环节,纷纷更换供货商,由于深圳这家公司一向在业内信誉不错,所以“他们都找我们来下单,我们产能这块都忙不过来了”

该高管认为周生生产品含金量不足主要是利润驱动,他告诉记者:“除了成分不足,还有掺假,一掺假利润就上去了。”业内前几年有个含铱事件,铱是一种廉价金属原料,一些加工商就通过在黄金里掺铱获取暴利。“一吨黄金里掺一公斤铱就能赚30万元,没办法,黄金太值钱了,300多元一克,一吨黄金就3个亿,1公斤铱代替1公斤黄金可不就30万元?”对此掺假,一般检测很难检得出来,一般都得破坏性检测等非常专业的才能检测出来。

“黄金价格是透明的,诸如周生生这种公司主要赚取的还是品牌溢价,比如靠更有吸引力的设计等,或通过镶嵌珠宝等赚取更高利润。”一位证券分析师认为。

与珠宝饰品相比,黄金饰品本身利润并不高,“毛利才10%左右。”上述证券分析师告诉记者。

今年受国内CPI持续走高的影响,很多人转向购买黄金饰品和金条,导致黄金饰品销售压力增大。今年以来,香港上市的金饰零售公司普遍股价下跌。

目前,周生生主要分三块业务,包括珠宝零售、贵金属批发和证券经纪业务,由于是多元化经营,财报上对于珠宝经营的详细数据未公布,珠宝零售基本上是黄金类产品、钻石类产品和手表类产品,各占三分之一。此前,周生生曾表示,全数18K金产品占集团销售总额不足3%。

不过,上述证券分析师认为:“对周生生而言,要恢复此前品牌影响力将会用较长时间。贵金属这个行业信誉第一,如质量出现问题,多小的问题都是大问题。

[责任编辑:wangft] 标签:检测 珠宝 检测机构 问题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