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包头稀土湖藏生态炸弹:66人因癌死亡 牲畜脱毛烂骨(4)

2010年12月02日 01:33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黎光寿

0人参与0条评论

“稀土湖”里的放射性物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从1986年以来,包钢尾矿坝周边的村庄陆陆续续发现饮水有问题,环境受到了污染,生活受到了影响,于是,这些村庄与包钢开始了长达25年的交涉。据称,迄今为止已经有34个村庄认为自己受到了影响。那么,包钢尾矿坝内究竟都含有什么物质呢?

2010年11月30日上午,包钢集团环保科科长杜有录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包钢尾矿坝里储存的都是包钢的尾矿,“但这是从炼铁的角度来说的,包钢所用的白云鄂博铁矿含有大量伴生稀土,从稀土工业的角度,从其他工业的角度,它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

此外,杜有录介绍,包钢尾矿坝内还有大量的天然放射性元素“钍”以及其他稀土元素。公开资料显示,“钍”是一种天然放射性元素,是潜在的核燃料,其核废料比“铀”元素少50%。美国国防部和日本防卫厅都把“钍”与铀、钚等元素并列定为战略元素。

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等15位两院院士公开的资料显示,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钍”储量约为22万吨,占全国“钍”储量28.6万吨的77.3%,中国科钍”储量仅次于印度世界第一的34万吨储量。杜有录表示,包钢的生产中没有用到“钍”矿区致使“钍”大量留在尾矿中。包钢尾矿坝内的“钍”矿储量,截至2010年底,应当达到9万吨左右。

多篇文献提到,因为“钍”的存在,包钢尾矿坝周边长期处在“钍”的放射性污染中。包头辐射环境管理处高级工程师白丽娜、隋文力等人2004年发表的研究成果显示,包钢尾矿坝内尾矿粉的γ辐射剂量是周围环境的10倍左右,其矿粉随风飘散,最远达到2公里左右,受其污染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还有继续向南蔓延的趋势。受其影响,尾矿坝东南方向靠近坝下的土壤中,“钍”含量是包头地区一般土壤中钍含量的36.3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11月26日在包头市辐射环境管理所找到白丽娜和隋文力。白丽娜表示,她已经退休多年,现在已经不再管辐射污染的问题了。而隋文力表示,关于包钢以及包头市环境中辐射污染的问题,该处每个季度都要测一次,每次检测的结果除了给地方政府以外,都直接报给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发现重大异常情况直接报到国家环保部,主要通过政府的渠道对外公布,该处并不直接对外。

中国有色工程研究院的王国珍在论文里提到,“钍”是一种中毒元素,与天然铀的毒性相当。记者没有查到和“钍”有关的职业病发病情况,但资料显示,如果狗在短期内吸入了每立方米76毫克的硝酸钍,就会出现呕吐和咳嗽。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包钢稀土 包头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稀土买卖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