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周生生缺金事件调查 品牌商监管出现漏洞

2010年12月05日 17:53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宋文明

0人参与0条评论

一份由北京市工商局公布的针对首饰商品的抽检报告,将国内知名的珠宝零售商周生生(一千)推到了风口浪尖。该抽检报告显示,从周生生北京门店抽检的18K金手链,存在含金量不达标的情况。

最初,周生生门店以“仅个别商品存在问题”为由,拒绝了消费者提出的退换货或赔偿事宜,后因受到市场质疑,又于11月26日在其官网宣布接受退货,并由此引发了波及全国各地的退货及下架风潮。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周生生上海五角场百联又一城门店了解到,仅这一家门店,就已接受退货20余例。而截至今年7月,周生生在全国销售点的数量即已达200家。

“是整个产业链生病了。”行业人士称,此次周生生“缺金”事件及其扩散效应,足可比作珠宝首饰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及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在行业高速扩张的前提下,产业链上游企业为谋取利润弄虚作假,行业品牌企业对产品品质缺乏自查意识,法规标准存在漏洞。

而在广东省工商局此前公布的一份对金银珠宝行业的抽检报告显示,该省内7市珠宝合格率仅为27.5%。

抽检不合格引发退货潮

11月30日,周生生上海五角场百联又一城店内,营业员正向前来要求退换黄金首饰的市民进行解释。该门店当班负责人高洪雄表示,该门店目前已经接受20余例消费者退货,前来问询退换货事宜的消费者数量更众。

北京市工商局11月9日公布的对流通领域首饰商品质量监测结果显示,从周生生北京门店抽检的18K金手链,存在含金量不达标的情况。

尽管此番上北京市工商局抽检“黑榜”的,还有翠玉缘、金嘉利、信德缘等众多同行企业,产品不合格的原因也很多样,但周生生终因“名头最响”而被顶到了这次事件的风口浪尖。

有消费者表示,都知道黄金首饰行业“水比较深”,所以选购诸如周生生等知名品牌以求放心。但如果从周生生的门店买到的商品都有问题,那么往后选购确实无从下手。周生生被放大的“缺金”事件背后,是消费者对整个首饰行业产品质量的担忧。

周生生早于1934年即在中国广州开展零售业务,1948年在香港及澳门开设周生生金行,并于1973年成为香港上市公司,1994年开拓内地业务市场。根据香港中文大学之前发表的访港旅客研究结果显示,周生生是内地旅客心目中香港十大名牌之首。

11月26日,在市场压力下,之前拒绝对已购买相关产品的消费者进行退换货或者赔付的周生生,针对此事件发表声明称,公司接受退货,并将退货时间延至12月31日。并称,在接到抽检结果后,公司已立即对该批次全部产品进行了下架及渠道内回收。

周生生有关部门通过邮件回复本报称,北京市工商局公示稿中已明确指出,本次监测结果只说明被抽检的一件商品存在问题。周生生的下架和接受消费者退货均是“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在珠宝行业,首饰产品在其生产加工过程中涉及手工生产,因此即使同类商品,每件商品之间也存在差异。

为安抚投资者的紧张情绪,周生生(00116.HK)于11月30日专门公告称,全数18K金产品销售额占比不及3%,此事对珠宝销售并无重大影响。

品牌商监管出现漏洞

但有同行对周生生的说法提出异议。上海一位在首饰行业从业30年的人士告诉记者,18K金是指黄金含量为75%的合金,与纯度为99%千足金首饰相比,这个品类的首饰一般会做到高于75%,以保证手工过程中的焊点等工序不会造成含金量不足的问题。周生生在流通领域的商品出现质量瑕疵,只能说明他们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疏忽或者漏洞。

北京大学珠宝鉴定中心主任杨富绪也表示,国家对18K金首饰产品的品质要求明确规定,此类产品的含金量只能有正误差,不能出现负误差。如果企业有足够的责任心,他们在首饰产品的加工过程中应将含金比例调到比75%略高一点,这样就可保证产品品质不会出现问题。

此外,尽管周生生一再强调“本次监测结果只说明被抽检的一件商品存在问题”,但黄金首饰必然是大批量的黄金与配料放在一起熔炼后,再做成单个的首饰成品的。某件首饰经抽检含金量不足,也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整个批次的产品都会出现相同的情况。

因此,周生生事后将整个批次的产品下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对此,周生生方面并未正面回应,只是在给本报记者的回复邮件中表示,公司已视此为品质警钟,立即进行了全面内部质量控制流程的整改。针对贵金属含量的检测,公司已提高了原有的破坏性检验及EDXRF光谱仪的无损性检验的抽检比例。

上游加工企业或是“祸源”

“这不仅仅是周生生的问题,现在整个珠宝产业链都非常乱。”一位投资国内某连锁珠宝首饰品牌的人士告诉记者,虽然大多数金行都有自己的加工工厂,但这几年国内首饰行业升温太快,类似周生生这样的品牌,越来越将自己的发展重心向设计和渠道方面拓展,生产业务则多数外包给专业的首饰加工企业。

黄金首饰产品近几年在零售市场的热销,带动了上游加工市场的繁荣。杨富绪最近到深圳一家黄金首饰加工企业去考察时发现,这些上游企业的规模早已超过了他的想象。比如某家工厂里,1000多名操作工人,每人手边放着几十克的黄金。而他10年前接触这家企业时,这家工厂的职工人数还不到20人。

但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也不少。上述珠宝首饰行业投资人士表示,随着黄金用料需求的加大,一些黄金首饰加工企业逐渐将采购的路径从上海黄金交易所的现货,转向直接从国内中小金矿拿货,而这是政策明确规定的非法途径,且品质难以保证。

“这两种渠道拿货的价差也就在每克几块钱,但对于‘走量’的首饰加工企业来说,一年下来节省出来的利润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元。”该人士说。

此外,随着国际金价一路高涨,国内各百货商场里黄金首饰的零售价格也算的上“日新月异”。但10年下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行业的首饰加工费一直没有涨。一些加工企业开始从用料和省料上做文章,包括在黄金里掺“铱”等廉价金属原料,或者干脆缺斤少两。

“比方说18K金的含金量要求是75%,那加工企业就做到74%。原本可以生产1000件首饰的用料,加工企业能做出1100件商品来。”杨富绪如是说。

不过在黄金饰品上做手脚毕竟单件利润太低。杨富绪说,近年来经他们鉴定中心检测的含金量不足的比例相对在减少,而在珠宝上弄虚作假的情况却越来越多。比如说红宝石一直有“十石九裂”的说法,但一些加工企业会通过填充、激光打磨等手段,把宝石上的瑕疵人工的消除掉,于是原本可能只值1万元的珠宝,挂在零售终端的价格摇身一变成了10万元。

若非专业的鉴定机构,这样的“手脚”外人很难看得出来。

乱象百出的黄金珠宝认证

“现在,黄金珠宝行业的证书可谓五花八门。”有珠宝行业从业人士告诉记者,消费者对这个行业来说多数是门外汉,他们在选购商品时,除了看品牌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信心来源是商品中附带的鉴定证书。但目前黄金珠宝市场上,不仅可出具认证证书的机构繁多,对证书的权威性也各执一词。

杨富绪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大大小小的黄金珠宝的检测机构有上百家。比如在北京,声称可以给黄金做检测的机构至少有20家,但有专业设备和技术能力的机构只有少数几家。

据记者了解,具体到黄金饰品的“成色”检测,通过仪器有电子探针法、X射线荧光法等鉴定手段。但一个电子探针设备从国外进口过来要花费600万美元,显然这笔费用不是大多数检测机构能够承受的起的。不过即使是相对比较便宜的红外光谱仪器,市场售价约24万元,很多中小检测机构也未能配备。

上述行业人士也表示,很多检测机构用低价吸引客户,有时候一个检测只需要几十块钱。行业企业对这些检测机构的能力心知肚明,但考虑到费用投入,加上老百姓对认证行业不了解,便随意选择一家费用低的机构,买一份鉴定报告草草了事。

杨富绪也表示,行业里对黄金首饰的鉴定还有一种方法,即周生生自己提到的“破坏性检测”。这种方法是抽样几件黄金首饰,放到熔炉里高温熔化,再测算该批次黄金首饰的含金量。但这种方法同样是需要不菲成本的,而很多行业企业根本不愿意在检测环节付出这方面的成本。

此外,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现在珠宝黄金认证行业还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即利用消费者信息的不对称,串通国外的检测机构提供具有虚假信息的认证。在今年国家工商总局的多次检测中,在经国外检测机构检验的商品中,不合格的情况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中国经营报宋文明

新华财经综合报道:

周生生金饰含金量不达标 12省市退货打太极

周生生品牌观察二:屡遭投诉四度和消费者扯皮

新华财经相关专题:周生生金饰含金量不达标

[责任编辑:madj] 标签:周生生 电子探针 EDXRF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