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股指期货:中金所独守空房三年 期指上市终成正果

2010年12月25日 03:1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0人参与0条评论

陈捷

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从这天起,中国资本市场告别了做多时代,拉开了对冲元年。而对于中国的期货人而言,这一天犹如“千年等一回”

“记得正式挂牌鸣锣的那一刻,我思绪万千,凝视着中金所交易大屏幕久久不愿离去,相信那时和我有相同感受的期货人会有很多。”回顾苦候四年终成正果的艰难历程,一位期货公司老总颇为动容。

确实,从来都没有哪个期货品种像股指期货这般受到万众期待,而又历经如此多的“磨难”

从开始筹备到正式挂牌,股指期货“破茧而出”长达四年。在这四年中,股指期货经历了筹备中金所、错失上市良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争议分歧、被边缘化搁置到达成共识直至最终获批的坎坷之路,中金所也为此独守空房整整三年。

成立前遭遇对手

中国期货市场发展近二十年,但始终只是围绕着商品期货做文章,金融期货品种的缺失曾经一直是中国期货人心头的遗憾。

直到2006年,这一格局才开始有望被打破。当年的1月11日,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传出消息,国务院已同意在上海筹建金融期货交易所,一个月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筹备组成立,时任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任组长。

就在这时,意外出现了。2006年2月,新加坡交易所(SGX)宣布将推出首个中国A股指数期货——新华富时中国A50期指合约。

“显然,中国绝不会希望我们的资本市场话语权旁落他人之手,除了向新交所对其A50指数涉及的违约和侵权行为提出正式交涉并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外,中金所的筹备工作也因此加速。”一位期货公司高管告诉记者。

新加坡交易所宣布推出A50后不久,2006年3月20日,中金所筹备工作在上海期货大厦8楼正式启动。从3月20日至6月20日的三个月时间里,筹备组的工作人员制定了一套包括股指期货交易标的、风险控制制度、中金所规章制度等配套规则。此时,新加坡交易所方面还没有宣布A50期指的具体上市时间。

6月22日,中金所筹备组组长范福春宣布,中金所筹备组解散,股指期货筹备工作暂告段落。然而一个月后,新加坡交易所再次“倒逼”。2006年7月,新交所宣布A50指数期货将于9月5日上市。随后,国内股指期货准备工作再度加快,8月22日,原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朱玉辰,被任命为中金所总经理人选。

9月8日,也就是新华富时中国A50指数正式交易后第三天,中金所在上海期货大厦挂牌成立。这家中国内地成立的首家金融衍生品交易所初始注册资本金为5亿元人民币,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分别出资1亿元人民币,各持有20%的股份。在成立的同时,中金所也宣布将推出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股指期货合约。

“后来由于A50指数上市后成交量较为清淡,对中国股市也没造成太大影响,因此国内也没有急于上马股指期货,但不可否认的是,从国务院同意筹建到正式揭牌,中金所从无到有仅仅用去了8个月的时间,A50的倒逼起了一定的作用。”一位期货业人士评价道。

独守三年空房

筹备时几乎是与“时间赛跑”,但成立之后的中金所,却遭遇了“独守三年空房”的窘境。

2007年两会期间,中金所何时正式挂牌交易股指期货已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中金所总经理朱玉辰面对一拨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股指期货的各项准备已基本完成,中金所将适时推出股指期货。

“在当时,几乎所有人都以为,股指期货会在2007年底前后上市。”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2007年12月28日,甚至被认定为股指期货上市最佳日期。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金所错失2007年的上市良机,并在数年时间里逐渐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呢?

市场上流传着两种说法:一是由于当时权证过于火爆,监管层有了顾虑;二是国内对于股指期货的争论不断,期指上市遭遇了阻力。

一位接近监管部门人士告诉记者,2007年下半年起,国内权证市场异常火爆,虽然当时权证市场的流通份额不足A股市场流通股本的5%,流通市值权亦不足A股市场流通市值的1%,但日均成交量却为A股市场日均成交量的1.5倍。

“股指期货与权证一样同属于金融衍生品,监管层可能担心股指期货在当时上市,是否也会像权证那样遭到爆炒。”上述人士表示。虽然随后通过调研论证发现,由于沪深300股指期货门槛较高,股指期货像权证那样被爆炒的可能性极小。

而另一方面,来自证券业界的反对呼声也一直未平。

“股指期货因为有做空机制,不理解期货市场的人就觉得推出股指期货后股市会因做空而下跌,不仅普通股民这么认为,甚至有些基金经理、券商人士也这么觉得。在习惯做多的中国资本市场,股指期货上市自然会遇到不小的阻力。”一位期货公司高管认为。

到了2008年,由华尔街场外衍生品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令所有金融衍生品为千夫所指,作为场内衍生品的股指期货也为此“背上了黑锅”。在当时,国内一些为备战股指期货成立的券商衍生品部门、券商系期货公司等均面临困境,有人感叹,国内股指期货上市恐怕更会遥遥无期。

从筹备时的意气风发到逐渐被打入冷宫,中金所的前三年,在一些误解面前,遭遇了“成长的烦恼”

涅??重生

阳光总在风雨后,2008年A股的系统性崩盘令一些市场人士开始反思:“如果当时有股指期货进行风险对冲,投资者是否能够就此躲过一劫?”

2009年7月份,股指期货开始出现转机。2009年7月23日,中金所突然进行仿真交易应急演练,紧接着,8月3日,又进行了一轮熔断测试。据悉,这两次测试是在监管部门的授意下进行的。

“我听说2009年8月A股再度遭遇大幅向下调整时,有人向国务院谏言应该通过推出股指期货防范市场风险,这可能加速了监管层对股指期货的推出。”上海一位券商系期货公司高管向记者表示。

而在此时,人们对于金融衍生品的认识也开始理性化。根据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的研究,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场内衍生品的交易量不但没有萎缩,反而大大超过了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而在国内,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的成交量屡创新高,场内交易市场的保证金水平从2008年底的400亿元,猛增至2009年9月底的1000亿元。

“场内衍生品市场其实是一个避风港,而非制造风险的发源地。”胡俞越认为。在一批学者的“拨乱反正”下,一场关于衍生品“是与非”的争论得以平息。

终于,在2010年1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推出股指期货品种。在那一天,对于中金所而言,梦想照进了现实,而我国期货市场仅有商品期货的时代也成为了过去。

3月26日,中金所发布《关于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上市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正式确定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自2010年4月16日起上市交易。

首次上市的四份期指合约的挂牌基准价也寓意深远,“3399点,这应该寄托了管理层希望股指期货能够‘天长地久’地运行下去的愿望吧,毕竟股指期货能推出来,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当时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而在8个月的时间里,股指期货经受了国内房地产调控、欧洲债务危机、美国二次量化宽松等宏观事件的考验,整体呈现出较为平稳的运行,成交量和持仓量也从刚开始的十几万手、一万余手分别增长至二十多万手和三万余手,而在10月中旬,日均4000亿元的成交额为机构投资者在下跌前建立套期保值头寸提供了足够的流动性。

“就在一个月前,大宗商品市场的暴涨暴跌令一部分商品期货客户爆仓,但股指期货上却至今没有听说有客户爆仓的,可见中金所的风控工作走得还是不错的。当前中金所最大的挑战是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参与进来,让股指期货成为机构避险保值市场,这一块,还任重道远。”一位浙江期货公司高管对于涅??后的中金所,寄予了更大的厚望。

[责任编辑:lizy] 标签:期货 中金 生品 中国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