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看好航空航天下游整机制造企业

2010年12月25日 04:2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0人参与0条评论

上海证券分析师魏成钢:

高文婧

我国航空航天领域中军用市场大约占80%。在飞机发动机等核心技术领域,民用市场甚至是空白。巨大的民用市场被认为是航空航天行业的蓝海。上海证券分析师魏成钢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采访时称,由于我国已经有明确的卫星导航发展规划,北斗卫星导航受政策扶持力度大,具有较强的确定性。

另外,虽然目前军用航空市场中,上游元器件产品利润远高于下游整机制造,不过魏成钢更看好下游整机制造的未来。

《财商》:航空航天行业被列入高端装备制造,你如何看政策对该行业的影响?

魏成钢:我们分析政策的主要意图是推动民用市场。与发达国家比,我国现在军、民两块的市场结构明显不协调,民用市场尚未实现产业化,规模非常有限。欧美航空航天产业的民用市场要略大于军用市场,而我国军用市场占到80%左右。现在国内民航部门采用的产品主要是波音、空客等国外产品,这和我国航空航天大国的地位不匹配。国家是希望通过产业引导,推动航空航天民用市场的发展。

现在的政策只是个框架,预计明年围绕这个领域会接连有很多利好政策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航天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通用航空“十二五”规划等等,政策的每一次明晰都会进一步刺激市场。

《财商》:航空航天的子行业中你看好哪些?

魏成钢:从未来发展的空间看,通用航空是可以给予重点关注的一个细分领域。这一领域的看点在于国内市场所蕴藏的巨大潜在需求,特别是在国家开放低空空域后,普通老百姓对于私人飞机的需求将会被释放出来。这块将来的发展可拿当前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作参照。

另外一个需要关注的领域是卫星导航应用,特别是民用市场。这一方面缘于国家的扶持和引导,另外是空间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我国“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正处于加快部署的阶段。第一步是到2012年,“北斗”二代导航系统要有14~15颗卫星在轨,实现整个亚太地区的导航信号覆盖。第二步,到2020年,整个系统要有34颗卫星在轨,实现全球覆盖。由于涉及国家战略安全,因此国家对于卫星导航应用领域的扶持会更加有力一些。

《财商》:卫星导航地面设备现在的国产化程度如何?

魏成钢:目前正在努力地进行相关设备的国产化工作,尤其是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更是重中之重。以关键零部件芯片和主板为例,“北斗”二代的芯片已有若干家国内单位研制出样品,只是还没有实现产业化,进入规模化供应。

相信伴随着空间系统的部署完善,不久的将来,国产的导航设备就可批量供应,满足市场需求。对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也会逐渐显现。

《财商》:我国民用航空发动机市场几乎为零,航空发动机市场是否可能在未来启动?

魏成钢:军用市场和民用市场应该分开来看。军用市场因为有几十年的市场需求拉动,所以发展的基础更加雄厚,现在我空军主力装备——第三代战斗机的发动机基本可以实现国产化。

与此相应,当前国内民用航空发动机基本是空白,与国外有明显差距。因为军用和民用航空发动机在技术层面的要求有所不同,民用航空发动机更加注重安全性和经济性,导致设计、制造的侧重点不同,国内厂商相关技术的积累相比军用发动机要薄弱得多。

除了技术薄弱外,民用市场还有个问题是下游市场的拉动不足,民用航空发动机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研发、生产、供货体系,基础薄弱,所以未来具有不确定性。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市场空白也意味着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

《财商》:现在是否有公司完成技术突破?哪些公司技术优势更加明显?

魏成钢:C919是第一款国产的干线客机,这款飞机已确定装备CFM国际公司生产的发动机。现在,中航工业集团成立了一家公司——中航商用发动机有限公司(中航商发),着手进行国产发动机的研究开发。不过,发动机的研制时间通常要比飞机长,飞机的研制时间是6~8年,而发动机的研制要10年左右。如果按照行业的历史规律来说,国产发动机研制成功要到2020年以后了,在C919投放市场几年后才有可能配装国产发动机。

《财商》:航空航天行业未来的风险在哪里?

魏成钢:风险主要存在于尚未市场化、产业化的民用市场领域中。首先是产品开发的技术风险,航空航天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开发的技术难度非常高。并且,在支线和干线客机这类民用航空市场代表性产品方面,此前我国还未有从研发到成功推向市场的完整经历,非常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因此,其中所蕴含的市场化风险也就比较突出。

再有,军用市场虽然产品和市场都比较成熟,但未来几年,军方的采购量是否还能维持高速增长也给军用飞机市场带来风险。军方的采购量可以通过国防预算的变化来衡量,国防预算的增速预计回落。

《财商》:我们现在军费开支占GDP的比重是比较低的,你却判断这部分增速会回落?

魏成钢:市场看好军工板块未来发展前景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国防支出的相对规模仍偏低,因此对未来我国年度国防预算/支出水平有比较乐观的预期。不同于市场普遍的看法,我们研究的结论是未来中国年度国防预算/支出的年增速将呈逐渐回落趋势。

首先,从大家惯常使用的年度国防预算/支出占GDP比重这个指标看,在目前全球军费开支最大的十个国家中,年度国防预算/支出占GDP比重的平均水平在2%左右,我国是1.4%。虽然相对偏低,但是差距并不很明显。从历史趋势看,以全球头号军事强国——美国为例,二战后至今60余年历史中,其年度国防预算/支出的相对水平(相对当年GDP而言)很明显地呈持续回落的势头,目前在4%左右。如果不是由于近年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进行反恐战争的需要,实际可能会进一步向3%左右的水平靠近。从全球范围看,国防预算/支出相对规模逐步回落是比较确定的历史趋势。

此外,还可以结合其他指标来衡量。比如年度国防预算/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这个指标,我国是不低的,约在7%,这个水平在全球十大军事强国中排在第四(2009年)。

综上所述,从1989年开始我国持续21年的年均15%的国防预算/支出高增长阶段已经结束,未来将进入年度国防预算/支出相对平稳增长的新发展时期,年度国防预算/支出的年增速将逐渐回归到近10%的水平上。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周边安全形势的好转,特别是台海局势走向缓和。同时,我们认为10%左右的增速也足以实现国防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财商》:军贸出口的形势如何?

魏成钢:前景看好,当前的增速也很高,但是军贸出口目前仅占到5%左右,总体规模仍较为有限,对行业整体的贡献并不大。

《财商》:你认为航空航天行业中,什么样的公司是最值得投资的?

魏成钢:由于航空航天的行业特殊性,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企业是否某类产品的定点研制单位、是否重点军保企业,而不是简单地看市场占有率。

这是因为,航空航天是技术密集产业,并且航空航天技术是国家机密,没有几十年的时间是制造不出成熟的产品的,而军保企业有技术积淀;另外,军保企业因为拥有军工背景,所以在获取军方订单方面更加有优势。

另外,我们更看好下游整机制造企业。由于下游整机产品受到军方的严格核价,净利润只有5%,甚至没有上游元器件利润高。但是,随着武器装备采购体制和军品定价机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未来上游军工元器件产品的市场竞争度将明显增强、产品的盈利空间要承受较大的向下压力,而下游整机行业受到的负面影响要小得多,甚至可能会从中受益。

[责任编辑:lizy] 标签:市场 航空航天 国防 我国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新兴产业掘金线路图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