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专家称近几年通胀十分温和 民穷才令物价问题突出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研究员梁猛(资料图)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研究员 梁猛
有人说,中国只是个经济大国,还不是经济强国。可能并不存在一个普适的标准来区分大国和强国,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量变到质变”,中国经济的变化方向是从量变的大国转为质变的强国。但中国成为经济强国之后,最大的疑问来自于可持续性,质变也可能是“好”的(可持续的)质变,也可能引起“坏”的(不可持续的)质变。
随着中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越来越复杂,经济发展中需要调控平衡的问题越来越多,可利用的经济和政策手段却越来越少。中国经济好似一个高空杂技演员,钢丝离地面越来越高,平衡问题越来越严峻,但手中的平衡杆却越来越短。在这种不利条件下,中国经济却仍然要保持前行的速度,难度非常大。
一、人民币对内贬值和对外升值并存
目前人民币存在一个十分不寻常的情况:对内贬值(通胀)和对外升值并存。这本是一对矛盾。导致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原因归结起来四个字:国富民穷。
“国富”是人民币对外升值的直接原因。我国GDP增长快且持久,国外对人民币的需求强烈。从今年6月扩大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试点范围开始,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中超过八成是进口,部分试点地区高达九成。面对如此旺盛的人民币海外需求,人民币对外升值是很容易理解的。
“民穷”并不是通货膨胀的原因,而是通胀对人民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这才显得通胀问题十分突出。实际上这几年我国的通胀并不严重,3%~5%的通胀率是十分温和的。如果老百姓的实际收入增长比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更快,那么温和的通胀也就不是问题。
“民穷”的根源在于我国国民收入的分配方式。工资性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中处于弱势,低工资和社会保障不足导致老百姓的生活仍存在“尊严”问题。有人说,中国工人的工资如果上升太快,就会失去人力资源禀赋,从而失去国际竞争力。这不合逻辑。因为代表企业生产成本的PPI上升速度通常比CPI还要快,但中国的总体产能并没有下降,反而迅速上升。企业可以通过技术进步、产品创新和加强管理来很好缓释成本上升的压力,但却很少为工人增加工资,这显然是说不通的。
因此,要解决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矛盾现象,除了下大力气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别无他法。收入分配问题要从城市和农村两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并举,才有可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相关专题:收入分配改革全民大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