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孙振宇: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不大 勿将贸易摩擦政治化

2011年01月26日 13:44
来源:凤凰网财经

0人参与0条评论

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主办的第十九期“经济每月谈”于2011年1月26日在北京康源瑞廷酒店举行,本期主题是“中美经贸关系”。前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特命全权大使孙振宇认为,贸易摩擦所能影响的范围大约不到贸易总额1%,不能将贸易摩擦政治化。以下是演讲实录:

孙振宇:谢谢魏部长。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交流会,实际上也是务虚会,刚才魏部长介绍了当前的中美经贸情况,这次胡主席的访问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访问,具有里程碑意义。对整个中美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刚才我在下面和美中贸委会的副主席交流了一下,他认为对今年的前途起码是乐观的,因为我们有一系列的高层互访,而且在这次胡主席的访问中,双方签订了400多亿美元的合同,这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次胡主席的访问是应该说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明今后方向的重大访问。

我本人从90年代初,曾经参与过中美关系工作,包括争取最惠国待遇,包括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中中美之间的谈判,我自己的感受现在的中美关系已经发展到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地步,尽管我们之间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中美之间的共同点,远远大于我们之间的分歧。确实,在这个世界上很难找出两个国家之间的差异这么大,差异如此之大,确实是很耐人寻味的。美国是一个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独立以来只有不到300年的历史。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具有5000年的文明历史。这样一个年轻国家和一个古老国家之间的差异,确实是非常大的,我们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加强相互的了解、相互的理解。美国现在人均4万美元,中国在去年刚刚达到人均4000美元。双方的差距也是很大的。

另外,我们两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有很大的差别,这也是多年我们两个国家自己所走过来的道路积累的结果,但是不等于我们两个国家之间没有共同点,我们有很多的共同点,面临着很多共同的挑战。包括国际反恐、世界级的灾难,据统计,去年全球大型的灾难370起,死亡的人口30万人,造成的损失4000亿美元。两亿多人受到这些大型灾难的影响,其中一半以上是水灾,美国比较多的森林火灾、飓风,中国像地震的灾害,当然还有伊核的问题,朝核的问题,全球性的流行性疾病,世界的金融问题、能源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共同迎战的。就像胡主席所讲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单挑、能够应对这样全球性的危机,所以对于中美来说,两国之间的共同点远远大于两国之间可能存在的各种分歧。所以从长远看,中美之间合作的前景应该是非常好的。特别是在经贸领域,我自己曾经从90年代初参于中美之间的经贸合作,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美国的企业界在中美的经贸关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际上从改革开放以来,从中美关系建交以来,美国的企业界一直是我们最可靠的盟友。当初的中国争取最惠国待遇,每年美中贸委会都要派人到华盛顿去见他们的参议员、众议员,有时候我们部里也派团,有时候在飞机上碰到一起,大家都去做美国国会的工作,后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是美国的广大企业界给予了很大的推动,所以没有企业界这样大力的合作和帮助,很难想象我们可以走到今天。

当然,在整个的中美发展当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贸易的摩擦也越来越多,大家感觉是越来越多。实际上,这也是一个正常的状况,因为中美贸易现在已经达到了4000亿的规模,贸易摩擦所能影响的范围大约不到1%,对于那些受到贸易摩擦影响的企业来说可能是百分之百,而对中美贸易关系来说应该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我们觉得现在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要很好地思考,中美的贸易是不是一个互惠的贸易。可能在这个问题上,大家还没有完全有共同的认识,从中美来讲,大多数人认为我们确实是从中美的贸易中、中美的经贸中获得了不少的利益,包括我们和美国的贸易,进口了我们所需要的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双向的投资也为中国的发展取得很了大的推动作用。

从美国方面来讲,由于有贸易逆差的问题,美国和中国的贸易中,美国吃亏了。如何看待两国之间的贸易逆差,是不是有逆差就说明这个贸易不是共赢的了?按道理来说,任何一种贸易,如果只有一方赢、另一方输,那贸易不会发生。作为出口贸易来源说,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都是为两国的利益。两国的关系说到底就是利益关系,就像基辛格所说的,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尼克松总统首次访华的时候也讲到,我是为美国的利益而来的。所以贸易当中也好、投资也好,最核心的问题是利益问题,是不是只有出口才符合你的利益,进口就不符合你的利益?我不这样看。我觉得进口、出口都是相互的需要,进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国内的经济发展。同样,美国的进口也对美国的消费者、美国的老百姓提供了很大的实惠,是有需要才会有贸易。贸易总是要双赢的。包括我们国内现在在算GDP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中,我们往往把进口的部分不算做对GDP的贡献,这点从理论上来讲也是说不通的。不可能我们搞了这么大的贸易,最后对GDP的贡献是负数。所以这需要广大的经济学家理论工作者把这个问题好好研究清楚一些。从美国的角度来源讲,对中美逆差问题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转口的问题,计算加工费等问题,我不想重复这些。但我们如何认识中美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的互惠、双赢的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我们双方的专家还可以进一步探讨。

当然从中国政府来说,我已经看到中国政府的态度很明显,我们认识到有逆差的问题,而且政府也作出了决定,商务部也作出了决定,一个是扩大内需,另一个是扩大进口,这是今后努力方向,这次胡主席访问美国,派了这么大的采购团到美国去,成交了200架波音飞机,还有很多其他的商品,这本身也表明了中国的诚意,我们愿意扩大进口,我们愿意使中美的贸易不断地扩大,而不是从某种方面来限制它。我自己非常荣幸的在1991年,中国第一个采购团到美国去,我参加了这个采购团,团长是我们外贸部的前副部长王润生同志,当时第一个采购团到美国,去了纽约、华盛顿、休斯敦、洛杉矶、西雅图,是一个很长的经历,大约也签了十几亿美元,但是王部长当时已经70岁的高龄,在最后一场招待会,在西雅图,他讲完话以后,在外方主人讲话的时候,他就躺在墙角上吐血,由于疲劳,当时去医院检查胃出血4个加号,所以我们的前辈为中美关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也经历了很多艰辛。

总的来说,我是寄希望于广大的美国企业家、企业界,我相信他们会和我们共同地为创造一个非常好的、非常和谐的贸易环境共同努力。当然从中国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现在面临一个大的问题是技术出口限制。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胡主席访问期间,美国一些人士表示希望今后中美贸易关系能够更加平衡地发展,希望美国出口能从现在的1000亿,很快达到2000亿。我觉得这个事情并不难做到,只要美国能够放宽高技术的出口,我相信用不到一两年美国的出口就能够达到两千亿。因为中美之间的高科技贸易,中国是很大的顺差,有五六百亿的顺差,这个事情是很容易扭转的。这牵涉到互信的问题,我们互信到什么程度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希望通过这次胡主席的访问,能够为中美双方的经贸关系起到非常有力的推动作用。我很看好这个前途的,我觉得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可能会有一些贸易摩擦的问题,但我们在WTO的框架下,应该说双方都比较成熟,在处理这些贸易摩擦,有时候是争端或者是冲突的地方,我们都能够比较成熟,比较心平气和地解决这些问题,不要把它政治化,保证我们两国的经贸关系在一个很平稳的轨道上很顺利地向前发展。

[责任编辑:zhangzj] 标签:美国 中美 问题 贸易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