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保密工作疏忽不得
目前,一年一度的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年度报告是上市公司最重要的定期报告,它不仅包括公司年度经营管理的所有财务数据,还包括公司的年度利润分配计划、公司治理及其他重要事项。一旦年报审计和披露工作任一个环节保密工作出现纰漏,都可能带来市场波动。从这个角度上讲,上市公司必须切实加强年报披露期间的保密工作。
首先,必须加强内部保密工作。凡是能够接触到未披露的公司年报资料,尤其是财务数据和利润分配计划的部门和个人,都应该视作内幕信息知情人,予以严格的登记管理,出现泄密情况的,依法严厉问责。一些涉及年报信息披露和财务数据的部门,如证券部和财务部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在此期间,在接听外部电话或接待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的调研时,必须依法做好保密工作,不该说的,绝对不能说,以确保年报信息披露工作的公平性和严肃性。
其次,必须做好中介机构的保密工作。中介公司也是泄密的渠道之一,一旦未披露的年报数据提供给公司以外的人员使用,就很有可能被其利用来炒作二级市场的股价,后果严重。对于那些因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正在证监会待审的上市公司,如确需补充年度报告的,也必须保证在年报披露后再提交给相关保荐券商,而绝不能提前提供给其使用,以防公司年报数据等重要资料的提前外泄。
最后,必须做好外部信息使用人的保密工作。
这里的外部信息使用人,包括上市公司以外能够在上市公司年报披露之前接触到年报资料的所有部门和个人。如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国资委、统计、税务、券商和基金的研究人员等。上市公司应严格执行内幕信息知情人制度,将外部信息使用人一律作为内幕信息知情人予以登记,出现问题,据此问责。在对待国资委、统计、税务等政府部门根据管理权限和相关法律法规需要提前知晓上市公司财务等经营数据的,可在此之前将主要财务数据预先为投资者做一个业绩快报;而对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东家的各级国资委,因为公司的利润分配计划在年报披露前要经过大股东审批,而其大股东按照管理权限则必然要将相关情况报备其上级单位国资委,而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的国资委往往要求其管辖下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每年1月初上报业绩快报,而1月初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年报还未公开披露,因此,各级国资委,凡是需要提前和能够预先知晓年报数据的都应视同外部信息使用人严格管理。对券商和基金的研究人员,更应该严格管理,严防年报信息预先外泄给市场和投资者造成不良影响。
相关专题:2010年上市公司年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