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智慧的低效投资看超募之祸
《红周刊》特约作者 北京 田刚
更加令人疑惑的是,大智慧不惜耗费巨资收购的股权,其盈利能力几乎弱到不能再弱,2010年度仅实现净利润30.88万元,净资产金额为1162万元,相比800万元的注册资本金增值362万元,年均增值40.22万元(2002年注册),其盈利能力之弱可见一斑。而同花顺上市前的2009年净利润金额则为7473.52万元。由此计算,大智慧此次收购项目市净率高达11.19倍,市盈率更是高达420.98倍,突显了刚从证券市场中跑马圈地凯旋而归的大智慧的“不差钱”
大智慧的“不差钱”现象绝非孤立存在,随便翻看中小板、创业板次新股的财务报表,金额高达亿元的大额定期存款比比皆是,而运用超募资金收购关联方劣质资产也并不鲜见,而这些无非都是钱多惹的祸。
有数据显示,2010年A股全年共计首发上市公司349家,募集资金共计4879.21亿元,其中超募资金2099.67亿元,超募比例为75.54%。2000多亿元是一个什么概念?作为中国实力最雄厚钢铁企业宝钢股份,2010年三季度末净资产为1087.25亿元,这意味着证券市场一年的超募资金可以打造出两个宝钢股份。
如果认为超募之祸只存在于中小板和创业板当中,主板发行股票泡沫成分少,则不尽然。统计2010年超募金额排名前10名的上市公司(见表1)便不难发现,主板发行股票为4只,合计超募100.4亿元,占比为37.39%,中小板和创业板发行股票为6只,合计超募168.09亿元,占比为62.61%。可见对于超募资金的形成,主板股票以其“体积”见长,而中小板和创业板则以“数量”占优,二者难分伯仲。
过大的超募资金直接导致了对应上市公司资产膨胀、体态臃肿,不仅无法帮助上市公司获得更高收益,反而大幅拉低了净资产收益率。尤其对于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公司来说,超募资金对于净资产收益率的拉低效应非常明显(见表2)。
原本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超募资金的存在体现了市场资金对于朝阳行业上市公司的溢价,类似于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中的“商誉”概念,是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产物。同时上市公司也可以借助超募资金来增强财务实力,通过收购来兼并同行业竞争公司,增强自身市场地位,本应是“双赢”的结果,也是索罗斯金融反射论的主要推论之一。但是当超募成为一种“习惯”,尤其是伴随着大量上市即宣告破发的现象,高比例的超募便不再正常,而是“癌变”成一种畸形的状态。
相关专题:大智慧上市 能否冲出破发潮泥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