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投资股份化将带来什么
文化艺术品“类股票”开发让老百姓多了一个投资渠道看起来是好事,但监管问题也随之诞生。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董国强认为,现在各地都在建立文交所,应该有一个像证监会那样的机构来统一管理这种新的业务,监管部门应该督促具体操办机构建立一个健全的价值评估体系,同时应该统一明确可上市艺术品的门槛,这样才能做得好,不至于造成文化艺术品市场的混乱,让投资者的利益受损。
“如何保证鉴定、估价的权威性、客观性和公正性?”中国市场学会艺术品市场专家委员会主任西沐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艺术品市场“本来就赝品泛滥,国内也缺乏在鉴定方面有公信力的权威机构,也没有一套完善的价值评估体系和办法,一旦赝品上市或者上市艺术品的估价偏高、偏低都将造成投资的失真,引发负面效应”
对此,天津文交所董事长陈玉坦承,文化艺术品份额存在着“政策及市场风险”,“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交易规则的变动”都将成为影响市场的重大因素;而“艺术品鉴定评估意见书不能绝对保证艺术品的真伪和品质,可能造成艺术品价格出现重大偏差”。因此,目前上市的艺术品以近现代作品为主,这样“鉴定评估的压力就会小一些”
然而,文化艺术品类股票发行真的是金融创新吗?在股票市场,上市公司靠经营活动获得收益并不断发展扩大,股东(投资者)得到的是其成长带来的权益增加。艺术品既不能为投资者带来更多收益,也不会发展壮大,其拥有的只是靠时间积淀升值和人们对其评价偏好的改变。此外,文化艺术品的“类股票发市场更容易演变成为一个“T+0”的是赌场”,因为艺术品份额的市值很小,一个资产包的价值一般在几百上千万元,一旦投机资金进入,整个市场容易被操纵,形成爆炒局面,贸然跟进的散户很容易被套牢。
看到文化艺术品“类股票”发行,不能不让人想到当年发生在荷兰的郁金香泡沫。17世纪前半期,由于郁金香被引种到欧洲的时间很短,数量非常有限,因此价格极其昂贵。当时人们购买郁金香不是为了其内在的价值或作观赏之用,而是期望其价格能无限上涨并因此获利,最终的结局是演变成了一场空前的经济泡沫。
如果说文化艺术品发行类似于公司上市,那么文化艺术品的收藏属性更类似于曾被爆炒的郁金香。除了吸收流动性和拓宽投资渠道,文化艺术品公开发行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这恐怕正是数百年历史的西方金融界没有为其留下合适空间的理由。
相关专题:文交所乱象:艺术品疯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